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知识 > 正文

目录

1,ADM是什么意思?

ADM是什么意思?

ADM有多个意思,具体如下: 1、adm:上海影达 adm指的是上海影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ADM影画制作设立在上海,从事综合影像的创作,是个由国际人士构成的专业小组。公司拥有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完整的影视剧产业体系。 2、adm:美国公司 美国阿丹米(ADM)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其大约2/3的收入来自对大豆、花生及其他油籽等的加工。此外ADM还是汽车数字营销等的英文缩写。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ADM排名第284。 3、adm:游戏副本 adm(奥达曼)是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一个中等级副本,此副本作为矮人的发源地应为一重要的副本,但因为地理环境等原因并没有受到玩家的太多光顾。 伟大的泰坦创建艾泽拉斯世界的时候创建的生物土灵的一个王国奥达曼,在艾泽拉斯世界爆炸的时候土灵们进入了8000年的休眠。此外,奥达也是《魔兽世界》中的一组电信服务器,曾经因联盟与部落的均衡势力而演绎诸多故事。 4、adm:调整软件 Acer eDisplay Management 是一个软件应用程序,允许使用“显示数据通道命令界面” (DDC/CI) 协议进行显示器调整和颜色调整。 5、adm:架构开发方法 架构开发方法ADM(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是以开发架构为目的,为其提供的一种可重复的测试过程。ADM包含了建立体系结构框架,开发架构内容,过渡及管理架构的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dm:架构开发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dm:调整软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dm:游戏副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dm:美国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dm:上海影达

2,ADM是什么意思

英文缩写: ADM (Add/Drop Multiplexer)

中文译名: 分插复用器

分 类: 网络与交换

解 释: 在电信网络的接点上,经常需要把部分信号流从节点上“分”出来,或把某些信号流“插”进网络传输系统。这种可以把信号分出来,插进去的设备叫做“分插复用器”,也可以叫做“上下复用器”。

在现代光纤网络的节点上,可以把某个波长的光信号从传输系统中分出来,或是把某个波长的光信号插进该传输系统的节点进行传输,实现这种把光信号分出来和插进去功能的器件,就叫“光分插复用器”(

3,HR与ADM的区别是什么?

HR:人力资源,指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要的具有必要劳动能力的人口。 AMD: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以及自身内部的一种管理活动。 两者区别主要有: 1、工作性质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负责的是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行政管理是确保公司的决策、计划可以有效、规范的实施。 2、工作对象不同 人力资源主要以人为核心,管理的出发点是以人为资本,通过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 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事,通过对事物的管理和控制,来达到一种控制人的目的。 3、工作职能不同 人力资源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考勤、考核、福利安排、招聘、培训、档案及合同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行政管理主要有负责修订完善、汇总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负责组织公司领导或是部门负责人对行政管理的落实情况检查;负责与公司各个部门的联络和对接,落实关于行政类工作的要求与指示等等。 4、工作要求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要求要公平公正,有亲和力,爱惜人才等。 行政管理人员要求要细心,要有责任心,沟通能力也要好; 扩展资料 公司常见部门领导简称: GM:General Manager 总经理 VP:Vice President 副总裁FVP(First VicePresident)第一副总裁 AVP:Assistant Vice President 副总裁助理 HRD:Human Resource Director 人力资源总监 OD:Operations Director 运营总监 MD:Marketing Director 市场总监 OM:Operations Manager 运作经理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首席财务官 COO:Chief Operated Officer 首席运营官 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术官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 CRO:Chief Risk Officer 首席风险官 CEO:Chief ExecutiveOfficer 即首席执行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力资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管理

4,发明电脑的故事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 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战火催生的庞然大物: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类数百年努力的积累。早在17世纪,一批欧洲数学家就已开始研制计算机。1642年,为了协助担任税务局长的父亲,年仅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钟表齿轮式机械计算机,但仅能做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8年发明了可做乘除运算的计算机。但这些机械计算机的性能过于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一百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计算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所限,巴贝奇的设计根本无法实现。

此后一百年间,人类在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军械部为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极为繁重的计算任务令那里的研究人员大伤脑筋。尽管实验室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捉襟见肘。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机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他的设想吸引了陆军军械部,他们立即要求莫尔学院拟定一份研制计划。

按照科学家们的估计,制造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需的经费为1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此遭到了军方内部很多人的坚决反对。眼看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计划就要夭折,美国著名数学家维伯伦博士坚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终说服了美国军方。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而它的开发经费几经追加,最后达到48万美元。

这台名为“埃尼阿克”的电子计算机,如今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怪物。其内部有成千上万个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等元件,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在机器表面,则布满电表、电线和指示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电量超过174千瓦小时,据说在使用时全镇的电灯都会变暗;而且它的电子管平均每隔15分钟就要烧坏一只,科学家们不得不满头大汗地不停更换。然而,“埃尼阿克”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美国军方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要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200人手工计算两个月。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曾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10月2日,“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后,被陈列在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里。

三台电子计算机竞争“世界第一”头衔:
有趣的是,对于“埃尼阿克”头上的光环,多年来始终存有争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英国1943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才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只不过它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1975年,英国当局解密了相关档案,人们才对这一内幕有所了解。

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破译德国人的一种机械式密码,英国情报机关与数学、电子学专家合作,于1943年研制出了一种大型电子运算装置,并称其为“巨人”机。在“巨人”机发明前,英国破译德军的高级密码需要6至8个星期,而使用“巨人”机后则仅需6至8小时,自它投入使用后,德军大量高级军事机密很快被破译,大大加快了纳粹德国败亡的进程。出于战争的需要,英国将其视为“超级机密”。据说为保守秘密,英国不惜将10台同类计算机在战后秘密销毁。不过也有人认为,“巨人”机还算不上真正的电子计算机,而是介于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美籍保加利亚人、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才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由于当时正值二战,他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公布资料。尽管众说纷纭,“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数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0年前的情人节也因此被永远载入了人类发明史册。

电子计算机因总统大选一夜成名:
“埃尼阿克”诞生之初,由于它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广泛应用。直到1951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在“埃尼阿克”基础上研制出了UNIVAC(通用自动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才开始从实室走向社会。不久,一件偶然事件的发生,又使其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2年,适逢美国大选。为了对选举资料进行处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租用了UNIVAC,用来预测大选结果。选举结束后仅仅45分钟,UNIVAC就计算出艾森豪威尔将以438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但在选举前,几乎所有的专家和媒体都预测竞选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对于计算机的预测结果,广播公司拒绝报道。工程师们只好重新计算,但该计算机仍坚持艾森豪威尔将大获全胜。当选举结果正式揭晓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艾森豪威尔实际得票为442票,UNIVAC的预测只有不到1%的误差率!从此,整个世界开始对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从那时起到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它不但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且直接引导着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将在未来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5,电脑的好处有哪些

脑的好处::

电脑的用途广泛,而且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欢迎,
但与此同时它带来很多的坏处。 电脑的好处有很多,
例如可以方便我们搜集资料。

当我们想做一个专题习作,但又缺乏资料,只要我们上网浏览,
就可以立刻找到很多与该专题习作有关的资料,非常方便。

透过电脑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现在互联上设有「每日一篇」阅读计划,我们每天只需五至十分钟时间上网就可以阅读一篇优质的文章,并完成课后练习。

如此下去,日积月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如果同学在功课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要一上网,就会有人为我们解决难题。

电脑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查找资料如果没有书就可以利用电脑既方便有实用。

还有现在买东西,定机票等等例如都可以用电脑来订购。

还可以是做幻灯片.博客电脑还可以控制生产,传递信息... .......................

一、目前中学生用电脑状况分析: 在当今社会,电脑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城市几乎家家都拥有电脑,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被誉为“新生代”的我们,
在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是电脑。

我们课题小组成员通过对身边同学的调查认为中学生使用电脑主要有以下用途:

用于学习(包括绘画、写作)、玩游戏(包括欣赏音乐、看电影)、上网。
而上网主要有以下用途:网上学习、查资料、玩游戏(包括欣赏音乐、看电影)、聊天和交友等等。

据统计,其中玩游戏所花费的时间占的比例最大,几乎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二、电脑对中学生成长进步的积极作用:

目前中学生使用电脑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但这其中有利也有弊,电脑容易被我们中学生接受,其有利的一面,

主要表现为:

1、是快速掌握多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 电脑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资料大多可以通过电脑上网获得,它不仅查阅快捷而且也省去了大量的额外的花销。
还有新闻、资料、娱乐、文学等各种信息。通过电脑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到更广泛的未知信息,也使更多的中学生更快、更早、更接近科技前沿,使我们更加地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2、接受教育的有效方式 目前的学习软件琳琅满目,与书本相比要有趣灵活得多,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容易吸引我们的眼球。

大布列颠百科全书厚厚的几大本,一张小小的光盘就能搞定。还有“网校”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网校”里老师单个教你,“同学”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完全没有在教室里与老师面对面的那种拘束,也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对我们中学生的自由发挥有很大的帮助。

3、电脑是加强交流的有益工具。 目前的中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在学校我们一般独处的时间较多,而通过电脑上网我们可以在聊天室或OICQ等其它的交流网站聊天,在这虚拟的世界里,

各自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话题,网友不论老少,不论职业,只要认为兴趣相投就可以尽吐心声。 这对渴望朋友,渴求友谊,渴求倾诉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在网络中愉快地畅谈,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解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