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的方位文化中经历了从天文学方法定位再以磁学方法制成司南,最后由司南演变成指南针的三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测定方位技术的不断完善。 扩展资料: 指南针原理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体,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古人已经发现。 中国的磁针和罗盘先后经由陆水两路西传,曾给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史学界认为磁针浮在水中的水罗盘与指南针一脉相承,是中国的发明。1985年江西临川南宋朱济南墓出土的“张仙人”俑手持的旱罗盘证明:旱罗盘的发明权也属于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2,指南针是谁发明的?具体到人
其实指南针的发明者是谁至今依然没有定论。根据权威史料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因此指南针传统上被认定为是黄帝发明的。到了战国时已经被改进为更方便携带的司南,就是教科书封面上见到盘子上放一个勺子的那种;宋时的沈括改进了指南针(当时应该叫罗盘)并在南宋初年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然后经他们改进后在明末由日本传回我国,形状就是我们现在所常看到的样子。这是一个逐步发明改良的过程,并且中国虽是最早发明使用指南针的,但科学解释“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 扩展资料: 另外民间关于指南针发明的磁场效应在古书上有两起记载。 其一为:《书.与降传》记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被磁石吸住,不能动弹。马隆的士兵穿犀牛甲,磁石对们没有么作用,可自如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 另一为:东汉的《异物志》记或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喑谯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还有传说是秦始旦修建走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乓当场抓获。
3,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有传说,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会兴风作雾,黄帝尽管武艺,由于迷失方向,结果被蚩尤战败了。黄帝回去后,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立即组织人精心研究制作指示方向的工具,很快就造出了指南车。
在次交战中,蚩尤故技重施。黄帝看后仰天大笑,命令部下推出指南车。结果了蚩尤。从此以后,黄帝的氏族就在黄河流域定居了下来。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发明指南车,是发现了磁石的特性,从而发明了司南,这是指南针的雏形。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4,中国最早的指南针被称为什么名字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被称为司南。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的吸铁性和指极性制造的一种指示南方的器具。司南的形状像汤勺,底圆而平滑。可以在“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停止在指向南面的方向。因为司南必须配有底盘,所以后人又称之为“罗盘针”。司南就是罗盘的前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特性 由于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的,所以磁石的极向不易准确地确定,而且受震荡之后,磁性易失。又加上它体积较大,不易加工得小巧轻便。难于克服与地盘的摩擦力而正确指示方向,故未能广泛应用。 因此,司南的成品率很低,很难普及推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促使人们制造出比司南更好的指向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