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有关汉口龙王庙建庙的传说是什么?
- 2,汉口龙王庙的历史沿革
- 3,汉口龙王庙重建后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 4,汉口龙王庙的传说
- 5,汉口龙王庙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 6,什么是宗教
- 7,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 8,站到龙王庙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1,有关汉口龙王庙建庙的传说是什么?

湖北省汉口龙王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地处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是“长江三大庙”之一。传说在远古时期,江汉交汇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有一条恶龙常年盘踞在江底,经常坑害附近的百姓,往来的船家都将这个地方称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叩头,并向江中扔一些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可以平安渡船。 大禹得知这件事之后,就命人火速铸造四方金印,经过108回合大战,用金印压在恶龙身上,恶龙无法翻身,自然就无法祸害百姓了。 后来,人们为了感激大禹的恩德,就在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
2,汉口龙王庙的历史沿革
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对这一带进行了大轰炸,使现在的江汉公园、和平里这里成为一遍废墟。解放以后,龙王庙码头为武汉市水运公司专用码头。沿汉江而上有打扣巷码头、肥运公司码头和集家嘴码头等。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2005年,武汉市恢复重建龙王庙。原江汉公园将扩容近一倍,占地达16500余平方米,并更名为龙王庙公园,拟于年内开放。记者昨日看到,其临江、临街地域正以人工造坡的方式,被整体叠加抬高,占地7000平方米的三级观江平台已基本形成。施工负责人称,新龙王庙就建在第三级观江平台上,殿高6米,仿唐代建筑风格,面积比1930年拆掉的旧龙王庙大十几倍,由重建苏州寒山寺的班底打造,月内即动工,今年“十一”前建成。而第一级观江平台下,则建大型地下车库,直接容纳大型旅游巴士15辆,小轿车百余辆。开发商——西北盛唐负责人介绍,为将龙王庙公园建成中华5000年龙文化展示中心,该园除设 “万龙壁”、“八龙献瑞”、“鲤鱼跳龙门”等景点外,还将引种龙梅、龙枣、龙槐、龙舌兰等,以武汉龙文化这张靓丽新名片吸引市民和游客,其繁荣将比肩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
3,汉口龙王庙重建后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口龙王庙是有址而无庙的,只有一通石碑屹立在江畔,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后来,龙王庙重建,重建后的龙王庙建筑群,整体分布在一个高出水面约80米的台面上,台下是波涛起伏的龙池之水,水清鱼跃,背后是葱郁的青山,直耸入云霄。在空阔的建筑面积内,巧妙地将庙门、祈雨台、正殿和配殿组合在一起,成为龙王庙建筑群。 龙王庙庙门分别设在台地的两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神圣的祭坛,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庙中心为祈雨台,通体由汉白玉雕砌而成,正中还嵌刻着巨大的太极阴阳鱼,向世人讲述着“万物负阴而抱阳”“天一生水”的神秘东方文化。 拾级而上,第三层台阶上就是庄严古朴的正殿,金黄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中向世人展示着轻灵愉快的姿态。
4,汉口龙王庙的传说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5,汉口龙王庙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龙王庙庙门分别设在台地的两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神圣的祭坛,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庙中心为祈雨台,通体由汉白玉雕砌而成,正中还嵌刻着巨大的太极阴阳鱼,向世人讲述着“万物负阴而抱阳”、“天一生水”的神秘东方文化。 拾级而上,第三层台阶上就是庄严古朴的正殿,金黄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中向世人展示着轻灵愉快的姿态。 殿内的五位龙神立像,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形象地将“五龙议治”的主题凸现出来。位居中央的是黄龙,象征黄帝。两边配立青、赤、白、黑四尊龙神化身。 四龙在黄龙的带领下,从大海中腾飞而出,祥云环绕,飘然凝聚在庙堂之上,共同商议着如何对人间布云行雨,庇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龙腾飞,将龙健美的身姿和睥睨天下的气势表现多淋漓尽致,预示着龙的人正在腾飞,携手创新的奇。所体现的“五行原理”和殿外有着“八卦图案”的祈雨台遥相呼应,将建筑风格和雕塑艺术在文化内涵上达到完美的统一,营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 龙王庙的这种建筑风格,将“人——建筑——环境”协调在一起,散发着一种幽静深沉的美感,将统文化中龙的世界和龙文化扩大化、迷人化,就了一个极具独特民族风格的神奇龙宫,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随时感受着大自然最原始的野趣和古老文化的迷人风采。汉口龙王庙牌楼
6,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扩展资料: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宗教
7,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分类 集团社会之宗教,若由宗教发达史分类,可概分为原始宗教、国民宗教、世界宗教等。 (一)原始宗教,又称部族宗教,太古时代之宗教及未开化社会之宗教,如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巫觋教等。 (二)国民宗教,又称民族宗教,指行于部族、民族、国家等一定地域内之宗教,如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犹太教、中国之道教、儒教等。多与所处地域之社会风俗、习惯、制度等有密切之关系,而未必有宗教开祖或依据之经典,如日本神道,并无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为基础,根据国家组织而发展。又如我国之道教,有其特定之教祖,亦有其特殊之教格而适合国民之传统,故难以传入他国。 (三)世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此类型宗教多随个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顺从组织内之信条、仪礼、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开祖所创倡,并以开祖之行迹及教说为中心,形成该教之教理与经典。 教团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国家等立场而创立,故其教法系以人类全体为中心,具有世界性与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虽以全体人类为中心,然实际上常以救济个人为基础,故具有探索心灵内面与侧重个人实践修行之特性。 依信仰对象之不同,可将宗教概分为三类: (一)多神教(polytheism),即崇拜多种神灵,多系自然形成之信仰,存在于原始未开化之时代。随同人智之发达,渐对自然神赋予意义、理想,次第成为高级神,而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在进化之社会中亦并行不悖。 或有由一神教发展为多神教者,即对具有种种最高神性格之一神,将其性格分别独立,成为最高神之权化分身,而个别崇拜之,如佛教之教祖佛陀,于其智慧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文殊菩萨、势至菩萨,于慈悲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观世音菩萨,于实践愿行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普贤菩萨。 又观世音菩萨为随机度众乃有三十三身之化现,如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不空罥索观音、柳叶观音、水月观音等。 (二)一神教(monotheism),由崇拜自然之多神教,演进为崇拜具有诸神之德的一神。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典型的一神教信仰。另如印度教中,虽有多神信仰之性格,然于众神之中,独尊一优于其他诸神者为最高神,乃诸神之代表,具有绝对之权威,此称单一神教(hemotheism),如湿婆派以湿婆为最高唯一之神,毗湿奴派以毗湿奴为唯一神。 一神教亦可称交替神教(kathenotheism),如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三位神祇,在不同宗派中有不同之地位,以湿婆为例,在湿婆派中为最高神,梵天与毗湿奴居次要而从属于湿婆。 (三)泛神论(pantheism),又称万有神教。上记之多神教、一神教等,以实际信奉而属实践性之宗教,泛神论与之相较,其性质偏重于阐释哲学理论之理论宗教,以为宇宙现象之内部,有支配现象界之原理法则,而将此原理法则神格化,认为此‘道理神’遍满于宇宙现象。 印度奥义书中之梵(梵Brahman)即属道理神,梵存在于‘个人我’(梵a^tman)中,此乃最高理想‘梵我一如’之基础。此外,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 Benedict, 1632~1677)之哲学所说之神亦属道理神。 自法律观点言宗教:文明国家多经过立法确认信仰之自由,合法之宗教不受压迫、排斥,亦有少数国家以特定之宗教为国教,又国家所认可之宗教团体得称宗教,未得认可者通常称为邪教。 扩展资料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日趋多样化。 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 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宗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8,站到龙王庙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最佳路线: 从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大概路程6.39公里,全程约需35分钟,途经7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511路→四航线。 具体怎么走: 从武昌火车站 约步行153.0米到武昌火车站综合体, 乘坐511路经过6站,在和平大道地铁积玉桥站下车; 约步行393.0米到武昌曾家巷码头, 乘坐四航线经过1站,在汉口王家巷码头下车; 约步行449.0米便到达终点龙王庙。 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其他路线: 路线2 从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大概路程6.11公里,全程约需36分钟,途经9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578路→二航线。 路线3 从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大概路程8.87公里,全程约需37分钟,途经9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轨道交通4号线→30路。 路线4 从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大概路程7.39公里,全程约需37分钟,途经8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916路→二航线。 路线5 从武昌火车站到龙王庙大概路程6.27公里,全程约需37分钟,途经6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539路→二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