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母亲节的来历与意义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 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 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母亲节活动的意义是唤醒对母亲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倡导我们时刻不忘对母亲的感恩,其意义是让我们时刻铭记母亲的恩德似天高比海深,让泯灭良知的人能够自我救赎,因为爱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有了爱人间才会有阳光雨露。 扩展资料: 节日争议: 2012年5月12日,新华网文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表示:“美国传统母亲节,许多人把它当成世界母亲在过,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美国母亲节同美国历史、宗教有不解之缘,有鲜明的美国文化的印记。” “不要以为过节是小事,过人家的节就跟着人家的文化走。”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没有了民族的文化,民族也就消亡了。如果我们的重大节日都过人家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灵魂和血脉吗?” “美国人绝对不会说, 我长大了让妈妈享福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2012年5月18日,西宁晚报表示:2006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以“创设中国母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并提出孟母可作为中国母亲节的形象代表,最终无疾而终。 美国的母亲节早已深入民心,不仅因为“周日”方便,更因其深刻的感恩内涵而几乎成了国人的节日。再设立一个“中华母亲节”,纯属画蛇添足,因为这并不能保证国人从此不再过美国的母亲节,哪怕动用强制手段也没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亲节
2,母亲节来历
母亲节的由来主要源于美国,十九世纪初期,美国费城的女权活动家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病逝。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安娜·贾薇丝在当地教堂组织了一次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供儿子读书辛苦的劳作,儿子决心苦学成才报答母亲。于是,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但许多年过去了,母亲一直都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很着急,就天天到海边眺望。
一年,两年,三年……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仍然不见儿子的身影。母亲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最后,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
其实,她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乡亲们被那位母亲伟大的母爱感染了,于是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直到现在,鲅鱼圈人民还保留着敬母爱母的民风。于是在每年五月“母亲节”这天,都要开展各种敬母爱母活动。不少人还在慈母馆内为自己的母亲立碑铭志,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
3,母亲节的由来(简短)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扩展资料: 各国习俗: 1、法国 子女会为母亲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包括珠宝和富有意义的礼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毕端出一个为母亲而做的蛋糕。 2、泰国 全国最有意义的活动是“评选优秀母亲”,然后,成千上万的女儿手持洁白的茉莉花作为“母亲之花”敬献给母亲,以表达感激之情。 3、日本 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 4、瑞士 在这四天里,家庭一切大权由妇女掌管,男人甘愿听从摆布,以示对妇女的尊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亲节
4,母亲节的由来?
一、母亲节的由来: 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 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 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 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五月的第二盒星期日举行。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 。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 二、母亲节在中国的习俗: 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会用贺卡和康乃馨来表示爱,也有人建议以忘忧草来表达母爱。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在母亲节这天,中国的母亲们会举行厨艺比赛,时装秀等活动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组织母亲们旅游,评选优秀母亲等。 三、对母亲的思念用什么方式表达最好: 思母双垂泪,心添几许愁。 梦寻三万里,何日一同游。 其实能够表达对母亲思念的东西很多,关键是那些东西上有没有母亲的印记,你是否赋予了它足够的含义。 扩展资料: 中华母亲节是近年来专家学者提议的、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念母爱而设立的节日,如中华圣诞节、中华感恩节、中华父亲节等一样属于仍未正式确定的“节日”。 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一个奇葩,是真挚崇高而持久的爱。正是由于它的遗传生息,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行;才有了爱—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怀胎十月,为胎儿提供着给养;婴孩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在孩提时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少儿时期的培养教育,成年后的婚姻、家庭、事业问题无一件不牵动着母亲的心。古代孟母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劳苦费神,多次迁居;在5.12汶川地震中,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拿身体挡住垮塌的房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第二次生命,她用行动向世人展现了母亲的伟大,展示了母性的魅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母亲节
5,母亲节的由来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母亲节), 起源于古希腊。母亲节作为感谢母亲的节日, 每年1月8日首次出现在古希腊, 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 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不一样 。 母亲通常在这一天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认为是献给母亲的花朵。而我们的母花是花草, 也叫忘忧草。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 古希腊人在希腊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1 7世纪, 母亲节蔓延至英国, 英国人将禁食的第四个星期日作为母亲节。这一天, 走出家门的年轻人将回家, 给母亲带来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由阿曼、贾维斯 (1864-1948年) 发起, 她终身未婚, 与母亲在一起。在 1905年, 阿曼姆在母亲去世时悲痛欲绝。两年后 (1907年), Amamm 和她的朋友们开始致函有影响力的部长、商人和议员, 寻求支持, 以便使母亲节成为法定假日。 阿曼姆, 孩子们经常忽视对母亲的感情, 她希望母亲节能让人们更多地思考母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 期间这个节日被选定为献给母亲的花, 并传下来。 1913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 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法定母亲节。此后, 母亲节一直在蔓延!
6,母亲节起于哪个国家
母亲节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现在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古希腊母亲节在每年的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安娜·贾维斯于1907年开始举办活动,申请将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节日于1908年5月10日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式开始。 历史意义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多年后,许多往事都淡忘了,但过节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同时,节日具有广泛覆盖、不断重复、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人影响至深,所以重大的人伦节日对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真正的母亲节应该扎在心里面,去体悟母亲的爱。 我们中华母亲节一面提倡母爱、母教;一面提倡爱母、孝亲。另一方面,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对子女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无私的慈爱。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个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