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知识 > 正文

目录

1,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有什么挫折的故事

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有什么挫折的故事

  人物故事
  a. 心曲
  理查德非常有音乐天赋,5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一支曲子。它是理查德想告诉钢琴的一个小故事,曲名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谁?原来,菲菲是爸爸给理查德取的名字,理查德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叫他菲菲。
  曲子做好了,弹给谁听呢?不久,家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家庭聚会。在聚会中,理查德弹起了他创作的《菲菲圆舞曲》。大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听的曲子,竟是只有5岁的理查德创作出来,大家都对理查德竖起了大拇指。听了大人们的称赞,理查德对音乐更加喜爱了。
  b. 爱的乐章
  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理查德的琴艺进步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12岁时,理查德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爸爸为了奖励理查德,又送给他一个老式的小管风琴。从此,理查德发现,除钢琴之外,还有其他的爱好乐器。
  16岁那年,理查德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理查德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与其他搞音乐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小乐队。
  爸爸非常支持理查德,带着他们去排练厅练习。他知道,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理查德才能在音乐方面有所造就。
  经过刻苦的练习,最后,理查德与伙伴们的小乐队开始正式演出了。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要排练,还要演出,挣到了一点钱,又要购买许多乐器,才能继续演出。不幸的是,这时,理查德的爸爸突然身患重病,无法在经济上支持理查德。为了演出,理查德只好节衣缩食,经常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他在17岁那年得了胃溃疡,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
  通过在小乐队里的锻炼,理查德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棒,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因为他最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如果继续努力,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明日之星。但是,偶然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理查德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突破传统,超越自我,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感,把音乐和浪漫带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成功与机遇总是垂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人。很快,理查德被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看中,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致艾德琳的诗》(又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这张唱片,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理查德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致艾德琳的诗》畅销全世界38个国家,总销量高达 2200万,连唱片制造商都没想到它会卖得这样好。
  理查德在转眼间就成为一位炙手可热的演奏者,取得了成功。理查德的爸爸非常高兴,可惜,他不久却因病去世,来不及分享儿子的以后的成功了。在去世前,理查德的爸爸仍旧很自豪,因为他相信,理查德必将取得巨大的音乐成就。
  从《致艾德琳的诗》开始,理查德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有评论家说:“理查德是继贝多芬之后,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
  c. 异国情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理查德的音乐更是如此。
  小时候,理查德在学地理时,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古老神秘的中国,从此对中国十分向往。然而,理查德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来到中国。可是,凭着钢琴和音乐的纽带,理查德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成了好朋友。
  1992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国演出。刚来到这个东方古国时,理查德就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理查德的中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最让他难忘的,却是三个热爱音乐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邵融、刘齐、孙莲。
  在邵融9岁的时候,理查德准备在中国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当时,由于邵融的钢琴弹得出色,被选上与理查德一起在台上合作。听到这个消息,小邵融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能和钢琴王子一起合作,简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在与理查德外出演出的日子,邵融每天都看见理查德很早地起来锻炼身体,就不解地问:“理查德叔叔,您演出那么累,还天天起来锻炼,不觉得累吗?”理查德笑着告诉邵融:“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有良好的身体。一个艺术家,要保持良好的体型和气质,才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和享受。”从此,邵融记住了理查德的话,他也要像理查德那样,不仅把琴弹得出色,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断地把琴声献给热爱生活的人。
  南京有个叫刘齐的男孩子,在他刚刚记事的时候,听到理查德弹的《星空》,感觉如同天籁之音,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学习钢琴,像理查德那样!”以后,刘齐开始刻苦学琴,进步很大。但在刘齐15岁时,他的眼睛却突然失明了。意外的打击并没有让刘齐躺在黑暗中,这时,他想到了理查德弹奏的《命运》。刘齐想: “我不会向命运低头,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后,刘齐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练琴,用钢琴的声音传达他内心世界的光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刘齐弹了理查德的《童年的回忆》,演奏得充满真诚,理查德被刘齐深深地打动了。
  与前两个小朋友不同,孙莲是一个女孩。4岁时,孙莲在日本学琴。6岁回国后,有一次,孙莲在从唱片中听到了理查德的钢琴曲,从此就爱上了理查德的音乐,也非常佩服理查德本人。以后,孙莲搜集了许多理查德的照片,对理查德的生日、星座,也了如指掌。孙莲做梦都会梦见理查德。等到孙莲9岁时,她的梦想实现了,她不但有幸见到了理查德,还和理查德同台演出了。孙莲非常快乐,因为她终于看见了理查德的笑脸。理查德也很快乐,因为他喜欢这个热爱音乐的女孩,能与中国孩子合作,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d. 爱的旋律
  通过同中国的大朋友、小朋友的交往,理查德对中国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了。至今,理查德共在中国数十个城市演出了60场,赢得了超过80万的观众。
  理查德十分喜爱中国的音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理查德把很多中国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当我们听到由理查德改编的《一条大河》、《梁祝》等乐曲时,心里就会对理查德产生一种亲切感。我们知道,理查德正是以这种方式,用中国的音乐来表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
  理查德是令人崇敬与羡慕的,然而,虽然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在他辉煌成绩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努力。如果没有爸爸的熏陶和不断支持以及自身的忘我努力,理查德就不会成为最浪漫的钢琴诗人,把爱的旋律传向全世界。

2,关于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成长故事

  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 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
  [编辑本段]艺术才能
  理查德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 大河》、《梁祝》以及《花心》等等。理查德·克莱德曼浪漫的钢琴诗人法国钢琴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一位用琴声来传递浪漫的人。他弹的钢琴曲,音色华丽、旋律优雅。他演奏的《致艾德琳的诗》、《心曲》、《爱的旋律》、《异国情》、《爱的乐章》等曲子,如同一首首浪漫的钢琴诗,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爱,唤醒那些沉睡在心中的浪漫情怀。每当提到这位“世界现代钢琴王子”,我们心里就会想到“爱”和“浪漫”。这些年来,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琴键间流淌出的爱与浪漫,感动了世界,也与中国结下了情谊。理查德·克莱德曼这个蓝眼睛的钢琴诗人,还与许多中国朋友结成“异国情”。其中,还包括三个小朋友呢,你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别急,故事要从头慢慢说起。
  [编辑本段]音乐道路
  a. 心曲
  1953年12月28日,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小镇上。
  早在3岁时,理查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爸爸回家后,拿出一个像文具盒的东西,上面带着两排密密的小方孔,把它放在嘴边,左右移动了几下,就吹出了动听的音乐。理查德感觉很好奇,爸爸告诉他说:“这是一种乐器,它叫口琴,你来试试。” 理查德接过口琴,使劲去吹,听到了一种难听的响声,把自己都吓了一跳。爸爸笑了:“慢慢地学,你就能吹出好听的曲子了。”果然,在爸爸的指导下,没用多久,聪明的理查德就学会了吹口琴。
  4岁时,理查德又爱上了钢琴。理查德的爸爸是一名钢琴教师,每天都在家里弹钢琴,这时候,理查德就在一旁静听。他非常爱听爸爸弹的曲子,也爱那架钢琴。他心想,钢琴真是好东西,只要用手在那些黑黑白白的键子上按几下,就能发出比口琴还要美妙的声音,我也要试试。
  爸爸见理查德对钢琴有兴趣,非常高兴,就开始教他学弹琴。在爸爸的指导下,理查德每天都要练上五六个小时的琴,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钢琴美妙的声音让他陶醉,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愉快。
  理查德非常有音乐天赋,5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一支曲子。它是理查德想告诉钢琴的一个小故事,曲名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谁?原来,菲菲是爸爸给理查德取的名字,理查德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叫他菲菲。
  曲子做好了,弹给谁听呢?不久,家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家庭聚会。在聚会中,理查德弹起了他创作的《菲菲圆舞曲》。大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听的曲子,竟是只有5岁的理查德创作出来,大家都对理查德竖起了大拇指。听了大人们的称赞,理查德对音乐更加喜爱了。
  b. 爱的乐章
  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理查德的琴艺进步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12岁时,理查德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爸爸为了奖励理查德,又送给他一个老式的小管风琴。从此,理查德发现,除钢琴之外,还有其他的好乐器。
  16岁那年,理查德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理查德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与其他搞音乐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小乐队。
  爸爸非常支持理查德,带着他们去排练厅练习。他知道,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理查德才能在音乐方面有所造就。
  经过刻苦的练习,最后,理查德与伙伴们的小乐队开始正式演出了。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要排练,还要演出,挣到了一点钱,又要购买许多乐器,才能继续演出。不幸的是,这时,理查德的爸爸突然身患重病,无法在经济上支持理查德。为了演出,理查德只好节衣缩食,经常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他在17岁那年患了胃溃疡,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
  通过在小乐队里的锻炼,理查德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棒,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因为他最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如果继续努力,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明日之星。但是,偶然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理查德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突破传统,超越自我,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感,把音乐和浪漫带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成功与机遇总是垂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人。很快,理查德被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看中,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致艾德琳的诗》(又被称为《致爱丽丝》)。这张唱片,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理查德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致艾德琳的诗》畅销全世界38个国家,总销量高达2200万,连唱片制造商都没想到它会卖得这样好。
  理查德在转眼间就成为一位炙手可热的演奏者,取得了成功。理查德的爸爸非常高兴,可惜,他不久却因病去世,来不及分享儿子的以后的成功了。在去世前,理查德的爸爸仍旧很自豪,因为他相信,理查德必将取得巨大的音乐成就。
  从《致艾德琳的诗》开始,理查德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有评论家说:“理查德是继贝多芬之后,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
  c. 异国情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理查德的音乐更是如此。
  小时候,理查德在学地理时,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古老神秘的中国,从此对中国十分向往。然而,理查德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来到中国。可是,凭着钢琴和音乐的纽带,理查德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成了好朋友。
  1992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国演出。刚来到这个东方古国时,理查德就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理查德的中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最让他难忘的,却是三个热爱音乐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邵融、刘齐、孙莲。
  在邵融9岁的时候,理查德准备在中国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当时,由于邵融的钢琴弹得出色,被选上与理查德一起在台上合作。听到这个消息,小邵融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能和钢琴王子一起合作,简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在与理查德外出演出的日子,邵融每天都看见理查德很早地起来锻炼身体,就不解地问:“理查德叔叔,您演出那么累,还天天起来锻炼,不觉得累吗?”理查德笑着告诉邵融:“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有良好的身体。一个艺术家,要保持良好的体型和气质,才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和享受。”从此,邵融记住了理查德的话,他也要像理查德那样,不仅把琴弹得出色,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断地把琴声献给热爱生活的人。
  南京有个叫刘齐的男孩子,在他刚刚记事的时候,听到理查德弹的《星空》,感觉如同天籁之音,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学习钢琴,像理查德那样!”以后,刘齐开始刻苦学琴,进步很大。但在刘齐15岁时,他的眼睛却突然失明了。意外的打击并没有让刘齐躺在黑暗中,这时,他想到了理查德弹奏的《命运》。刘齐想:“我不会向命运低头,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后,刘齐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练琴,用钢琴的声音传达他内心世界的光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刘齐弹了理查德的《童年的回忆》,演奏得充满真诚,理查德被刘齐深深地打动了。
  与前两个小朋友不同,孙莲是一个女孩。4岁时,孙莲在日本学琴。6岁回国后,有一次,孙莲在从唱片中听到了理查德的钢琴曲,从此就爱上了理查德的音乐,也非常佩服理查德本人。以后,孙莲搜集了许多理查德的照片,对理查德的生日、星座,也了如指掌。孙莲做梦都会梦见理查德。等到孙莲9岁时,她的梦想实现了,她不但有幸见到了理查德,还和理查德同台演出了。孙莲非常快乐,因为她终于看见了理查德的笑脸。理查德也很快乐,因为他喜欢这个热爱音乐的女孩,能与中国孩子合作,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d. 爱的旋律
  通过同中国的大朋友、小朋友的交往,理查德对中国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了。至今,理查德共在中国数十个城市演出了60场,赢得了超过80万的观众。
  理查德十分喜爱中国的音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理查德把很多中国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当我们听到由理查德改编的《一条大河》、《梁祝》等乐曲时,心里就会对理查德产生一种亲切感。我们知道,理查德正是以这种方式,用中国的音乐来表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
  理查德是令人崇敬与羡慕的,然而,虽然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在他辉煌成绩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努力。如果没有爸爸的熏陶和不断支持以及自身的忘我努力,理查德就不会成为最浪漫的钢琴诗人,把爱的旋律传向全世界。
  [编辑本段]个人专辑
  《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为主要内容。《生活时报》在2007年7月25日上刊登了《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有人甚至称其为钢琴阿玛!
  [编辑本段]艺术作品
  CD1 命运
  01 命运
  02 献给爱丽丝
  03 秋日的私语
  04 爱的纪念
  05 托卡塔曲
  06 绿袖子
  07 罗密欧与朱丽叶
  08 蓝色的爱
  09 爱之梦
  10 爱的谐奏曲
  11 一路平安,玛丽亚
  12 蓝色回旋曲
  13 拉,拉主题曲
  14 玫瑰色的人生
  15 爱情的故事
  16 梦里的故事
  CD2 水边的阿狄丽娜
  01 水边的阿狄丽娜
  02 爱的誓言
  03 德朗的微笑
  04 乒乓之恋
  05 海边的星空
  06 梦中的婚礼
  07 秘密的庭院
  08 伤感乐曲
  09 柔如彩虹
  10 给母亲的信
  11 思乡曲
  12 冷藏的爱
  13 蓝色狂想曲
  14 你好
  15 异国情
  16 威尼斯之旅
  CD3 星空
  01 星空
  02 梦中的鸟
  03 午后的旅行
  04 贝古依奈的出发
  05 梦的传说
  06 向黑夜出发
  07 布拉姆斯的摇篮曲
  08 记忆
  09 拉·梅尔
  10 爱的旋律
  11 野花
  12 情感
  13 瓦妮莎的微笑
  14 海边的祈祷
  15 欢乐之歌
  16 忘却的悲伤
  CD4 蓝色协奏曲
  01 埃莉娜
  02 小妹妹
  03 蓝色协奏曲
  04 沙漠鸽群
  05 科林·梅拉德
  06 蓝眼睛
  07 自由的生活
  08 芬兰人
  09 英雄交响曲
  10 翻车鲀
  11 僻静的大街
  12 上一个春天
  13 多利
  14 玫瑰色蜡笔
  15 亲爱的,你听
  16 告别时刻
  CD5星星小夜曲
  01 星星小夜曲
  02 达依女士
  03 安娜斯塔而亚
  04 阿根廷、别为我流泪
  05 生活在他乡
  06 脆弱的心
  07 恋爱中的女人
  08 我生活的隐密
  09 华沙协奏曲
  10 小猫白天不睡觉
  11 你微笑的影子
  12 比安科尼抒情曲
  13 摇篮曲
  14 我无法活下去
  15 威尼斯无名士
  16 落叶
  CD6 理查德·克莱得曼钢琴曲精彩现场
  01 爱之梦
  02 秋的喁语
  03 给母亲的信
  04 托卡塔曲
  05 神奇世界伊甸园
  06 爱的协奏曲
  07 爱的纪念
  08 达依女士
  09 德朗的微笑
  10 杂集午后旅行:鸟之诗 星之小夜曲 孤独
  11 蓝色狂想曲
  12 思乡曲
  13 柔如彩虹
  14 吉姆诺波蒂
  15 夜曲
  16 水边的阿狄丽娜
  CD7 圣诞协奏曲
  01 飞天
  02 万福玛利亚
  03 红鼻子驯鹿
  04 圣诞协奏曲
  05 圣诞老人到镇来
  06 林中散步
  07 易碎的玫瑰香水
  08 棉田幻觉
  09 蒲提树之午夜
  10 我们的地球
  11 夜色奇境
  12 神奇世界伊甸园
  13 寂静的夜,神圣的夜
  14 愿与耶稣同乐
  15 幸福岁月
  16 雪撬上的铃铛
  CD8 春
  01 春
  02 绿苑长青
  03 意大利交响曲-门德尔松
  04 G弦上之歌-巴哈
  05 常青树-《星梦泪痕》主题曲
  06 乡间骑士-马士卡尼
  07 夜曲-萧邦
  08 天鹅-圣桑
  09 山街蓝调
  10 芳菲何处-《红木》主题曲
  11 圆舞曲-布拉姆斯
  12 四季组曲

3,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作者都是谁

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利维尔·杜桑(Olivier Toussaint)。这个答案是公认的。但是却并不准确。他们写的作品属于克莱德曼演奏的原创乐曲类。而克莱德曼演奏的非原创乐曲则占大半。比如在中国反复出版发行烂了的三部曲《星空》《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中就有过半是非原创乐曲。那作者就不可能是他们二人了。因为他们二人是公司的管理者,所以常被提起。但是实际上Jean Baudlot(尚·博德洛)创作的曲目也占了很大比例。这个人很少被提起。但是明明很多曲目都是他和保罗·塞内维尔共同创作的。随着公司内部的变化,现在原创曲目部分已有新的作曲家,如Marc Minier现在也为克莱德曼作原创曲目,最近几年克莱德曼的全球巡演中有很多他的作品。包含今年(2011)到明年的巡回演出中国站中,你都会听到更多的由Marc Minier创作克莱德曼首演的曲目。 至于有人说克莱德曼自己也参与创作,那是二次创作,即在演奏上的乐谱有润色,没有一首可以写到作曲者的行列中的。至于媒体上说“克莱德曼与其经纪人杜桑曾共同创作了《南京纪念曲》”,那个你去看原话,绝对不是这样的。如果他1000多首作品中只有这么一首原创,也是不太争气的事情。所以根本就不会提他有创作这码事。不信你去买真正正版的专辑,上面严格写清作曲者的,而不是国内引进的那种,不注重创作者的改版。

4,理查德·克莱德曼是哪国人?

  提起“克莱德曼”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20世纪90年代初,也是这样一个秋天,伴随早已在我国广为流传的《秋日私语》、《水边的阿蒂丽娜》等优美的旋律,被誉为“钢琴王子”的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首次来华演出,将他那流畅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琴音直接送到人们的眼前和耳中。匆忙中十年过去,当年的“钢琴王子”如今虽然已经人届中年,但他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么年轻、美妙,那么流畅、典雅和明媚如春。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就登台演奏,被誉为钢琴神童。少年时代,他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曾得到学校颁发的音乐比赛优胜奖,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本来,他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是古典音乐界的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于是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转而投身于通俗音乐领域。1977年克莱德曼在一部电视配乐中,以一首优美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脱颖而出,之后,他又相继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致艾丽丝》、《秋日私语》、《心曲》、《星空》等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清秀儒雅的形象,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钢琴音乐风格。多年来,他的演艺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唱片总销量逾8500万张,并获得了许多金唱片的佳绩,从而成为风靡当今世界乐坛的一位钢琴明星……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

5,理查德·克莱德曼英文简介

Richard Clayderman has done what virtually no other French act has ever done..... established a truly international career as a best selling recording artist and concert performer.

Born Philippe Pagès on December 28th, 1953, he encountered the piano early in his life. His father, a piano teacher,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son's later success and began teaching him how to play at a very young age. It is said that, at the age of six, Richard Clayderman could read music more adeptly than his native French.

Early success

When he was twelve years old he was accepted at the Conservatoire of Music where, at sixteen, he won first prize. He was predicted a promising career as a classical pianist. However, shortly after this, and much to everyone's surprise, he cast aside his classical training and turned to contemporary music.

"I wanted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Clayderman says, "So, with some friends, I created a rock group ; it was a tough time..... a hard tine..... and the little money we could make was devoted to buying equipment. In fact, I used to feed myself so badly - mainly on sandwiches - that I had to have an operation for an ulcer when I was only seventeen".

Accompanist

At that time his father was becoming seriously ill and was unable to support his son financially. So, in order to earn a living, Clayderman found work as an accompanist and session musician.

"I enjoyed it", he says, "and it paid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at is how I drew away from classical music, although it gave me a strong basis for what I do now".

His talent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he soon became much in demand as an accompanist to such major French stars as Michel Sardou, Thierry LeLuron and Johnny Halliday. But, when asked about his ambitions at that time, he says, "! really did not want to be a star, I was happy to be an accompanist and to play in groups".

Delphine

Nevertheless, his life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1976 when he received a telephone call from Olivier Toussaint, a well-known French record producer, who, with his partner, Paul de Senneville, was looking for a pianist to record a gentle piano ballad. Paul had composed this ballad as a tribute to his new born daughter “Adeline”. The 23 year old Philippe Pagès was auditioned along with 20 other hopefuls and, to his amazement, he got the job.

"We liked him immediately", says Paul de Senneville, "His very special and soft touch on the keyboards combined with his reserved personality and good looks very much impressed Olivier Toussaint and I. We made our decision very quickly".

Ballade pour Adeline

Philippe Pagès' name was changed to Richard Clayderman (he adopted his great-grandmother's last name to avoid mispronunciation of his real name outside France), and the single took off, selling an astonishing 22 million copies in 38 countries. It was called "Ballade pour Adeline".

"When I signed him", says Olivier Toussaint, "I told him that if we sell 10,000 singles it will be marvellous, because it was disco at that time and we could not bet on such a ballad being a winner..... We could not imagine that it would be so big".

Prolific artist

It was the start of what has become an outstanding success story, and since that time, Richard Clayderman's distinctive piano style has earned him superstar status all over the world. Today he has recorded over 1,000 melodies and, in the words of a German journalist, "he has arguably done more to popularise the piano around the world than anyone since Beethoven". Richard Clayderman has created a "New Romantic" style through a repertoire which combines his 'trademark' originals with classics and pop standards. He has clocked up massive worldwide record sales in excess of 70 million, at the last count, and an incredible 267 Gold and 70 Platinum discs to his credit.

However, "The Prince of Romance" (as he was dubbed by Nancy Reagan) is not simply a recording artist. In fact, despite his natural shyness and reserve, he is completely in his element on stage ; a Richard Clayderman concert is a real 'Spectacular'.

Tours

"I love performing live on stage", he says, "because I have direct contact with my audience. In concert, with my 10 musicians or a symphony orchestra, I like to mix different tempos, rhythms and styles to evoke all kinds of emotion".

Clayderman's international success has resulted in a punishing itinerary which, in the past, has seen him play as many as 200 concerts in just 250 days spent outside France. In spite of this, he remains very much a family man.

Family

"My famil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me", he often says, "my mother, my wife Christine, my daughter, Maud, and my son, Peter....they are what keep me going - my reason for living, apart from my music, of course".

The biggest price Richard Clayderman feels he has to pay for his international stardom is the time he spends away from his family - a sacrifice he acknowledges they all suffer but accept as part of his duty to his millions of fans.

6,钢琴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简介

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 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

理查德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 大河》、《梁祝》以及《花心》等等。理查德·克莱德曼浪漫的钢琴诗人法国钢琴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一位用琴声来传递浪漫的人。他弹的钢琴曲,音色华丽、旋律优雅。他演奏的《致艾德琳的诗》、《心曲》、《爱的旋律》、《异国情》、《爱的乐章》等曲子,如同一首首浪漫的钢琴诗,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爱,唤醒那些沉睡在心中的浪漫情怀。每当提到这位“世界现代钢琴王子”,我们心里就会想到“爱”和“浪漫”。a. 心曲
1953年12月28日,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小镇上。

早在3岁时,理查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爸爸回家后,拿出一个像文具盒的东西,上面带着两排密密的小方孔,把它放在嘴边,左右移动了几下,就吹出了动听的音乐。理查德感觉很好奇,爸爸告诉他说:“这是一种乐器,它叫口琴,你来试试。” 理查德接过口琴,使劲去吹,听到了一种难听的响声,把自己都吓了一跳。爸爸笑了:“慢慢地学,你就能吹出好听的曲子了。”果然,在爸爸的指导下,没用多久,聪明的理查德就学会了吹口琴。

4岁时,理查德又爱上了钢琴。理查德的爸爸是一名钢琴教师,每天都在家里弹钢琴,这时候,理查德就在一旁静听。他非常爱听爸爸弹的曲子,也爱那架钢琴。他心想,钢琴真是好东西,只要用手在那些黑黑白白的键子上按几下,就能发出比口琴还要美妙的声音,我也要试试。

爸爸见理查德对钢琴有兴趣,非常高兴,就开始教他学弹琴。在爸爸的指导下,理查德每天都要练上五六个小时的琴,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钢琴美妙的声音让他陶醉,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愉快。

理查德非常有音乐天赋,5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一支曲子。它是理查德想告诉钢琴的一个小故事,曲名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谁?原来,菲菲是爸爸给理查德取的名字,理查德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叫他菲菲。

b. 爱的乐章

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理查德的琴艺进步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12岁时,理查德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爸爸为了奖励理查德,又送给他一个老式的小管风琴。从此,理查德发现,除钢琴之外,还有其他的好乐器。

16岁那年,理查德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理查德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与其他搞音乐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小乐队。

爸爸非常支持理查德,带着他们去排练厅练习。他知道,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理查德才能在音乐方面有所造就。

经过刻苦的练习,最后,理查德与伙伴们的小乐队开始正式演出了。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要排练,还要演出,挣到了一点钱,又要购买许多乐器,才能继续演出。不幸的是,这时,理查德的爸爸突然身患重病,无法在经济上支持理查德。为了演出,理查德只好节衣缩食,经常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他在17岁那年得了胃溃疡,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

通过在小乐队里的锻炼,理查德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棒,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因为他最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如果继续努力,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明日之星。但是,偶然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理查德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突破传统,超越自我,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感,把音乐和浪漫带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成功与机遇总是垂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人。很快,理查德被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看中,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致艾德琳的诗》(又被称为《致爱丽丝》)。这张唱片,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理查德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致艾德琳的诗》畅销全世界38个国家,总销量高达2200万,连唱片制造商都没想到它会卖得这样好。

理查德在转眼间就成为一位炙手可热的演奏者,取得了成功。理查德的爸爸非常高兴,可惜,他不久却因病去世,来不及分享儿子的以后的成功了。在去世前,理查德的爸爸仍旧很自豪,因为他相信,理查德必将取得巨大的音乐成就。

从《致艾德琳的诗》开始,理查德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有评论家说:“理查德是继贝多芬之后,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

7,介绍 理查德-克莱德曼

  个人简历
  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 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
  [编辑本段]艺术才能
  理查德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 大河》、《梁祝》以及《花心》等等。理查德·克莱德曼浪漫的钢琴诗人法国钢琴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一位用琴声来传递浪漫的人。他弹的钢琴曲,音色华丽、旋律优雅。他演奏的《致艾德琳的诗》、《心曲》、《爱的旋律》、《异国情》、《爱的乐章》等曲子,如同一首首浪漫的钢琴诗,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爱,唤醒那些沉睡在心中的浪漫情怀。每当提到这位“世界现代钢琴王子”,我们心里就会想到“爱”和“浪漫”。这些年来,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琴键间流淌出的爱与浪漫,感动了世界,也与中国结下了情谊。理查德·克莱德曼这个蓝眼睛的钢琴诗人,还与许多中国朋友结成“异国情”。其中,还包括三个小朋友呢,你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别急,故事要从头慢慢说起。
  [编辑本段]音乐道路
  a. 心曲
  1953年12月28日,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小镇上。
  早在3岁时,理查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爸爸回家后,拿出一个像文具盒的东西,上面带着两排密密的小方孔,把它放在嘴边,左右移动了几下,就吹出了动听的音乐。理查德感觉很好奇,爸爸告诉他说:“这是一种乐器,它叫口琴,你来试试。” 理查德接过口琴,使劲去吹,听到了一种难听的响声,把自己都吓了一跳。爸爸笑了:“慢慢地学,你就能吹出好听的曲子了。”果然,在爸爸的指导下,没用多久,聪明的理查德就学会了吹口琴。
  4岁时,理查德又爱上了钢琴。理查德的爸爸是一名钢琴教师,每天都在家里弹钢琴,这时候,理查德就在一旁静听。他非常爱听爸爸弹的曲子,也爱那架钢琴。他心想,钢琴真是好东西,只要用手在那些黑黑白白的键子上按几下,就能发出比口琴还要美妙的声音,我也要试试。
  爸爸见理查德对钢琴有兴趣,非常高兴,就开始教他学弹琴。在爸爸的指导下,理查德每天都要练上五六个小时的琴,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钢琴美妙的声音让他陶醉,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愉快。
  理查德非常有音乐天赋,5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一支曲子。它是理查德想告诉钢琴的一个小故事,曲名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谁?原来,菲菲是爸爸给理查德取的名字,理查德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叫他菲菲。
  曲子做好了,弹给谁听呢?不久,家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家庭聚会。在聚会中,理查德弹起了他创作的《菲菲圆舞曲》。大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听的曲子,竟是只有5岁的理查德创作出来,大家都对理查德竖起了大拇指。听了大人们的称赞,理查德对音乐更加喜爱了。
  b. 爱的乐章
  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理查德的琴艺进步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12岁时,理查德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爸爸为了奖励理查德,又送给他一个老式的小管风琴。从此,理查德发现,除钢琴之外,还有其他的好乐器。
  16岁那年,理查德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理查德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与其他搞音乐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小乐队。
  爸爸非常支持理查德,带着他们去排练厅练习。他知道,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理查德才能在音乐方面有所造就。
  经过刻苦的练习,最后,理查德与伙伴们的小乐队开始正式演出了。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要排练,还要演出,挣到了一点钱,又要购买许多乐器,才能继续演出。不幸的是,这时,理查德的爸爸突然身患重病,无法在经济上支持理查德。为了演出,理查德只好节衣缩食,经常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他在17岁那年患了胃溃疡,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
  通过在小乐队里的锻炼,理查德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棒,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因为他最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如果继续努力,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明日之星。但是,偶然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理查德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突破传统,超越自我,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感,把音乐和浪漫带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成功与机遇总是垂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人。很快,理查德被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看中,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致艾德琳的诗》(又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这张唱片,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理查德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致艾德琳的诗》畅销全世界38个国家,总销量高达2200万,连唱片制造商都没想到它会卖得这样好。
  理查德在转眼间就成为一位炙手可热的演奏者,取得了成功。理查德的爸爸非常高兴,可惜,他不久却因病去世,来不及分享儿子的以后的成功了。在去世前,理查德的爸爸仍旧很自豪,因为他相信,理查德必将取得巨大的音乐成就。
  从《致艾德琳的诗》开始,理查德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有评论家说:“理查德是继贝多芬之后,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
  c. 异国情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理查德的音乐更是如此。
  小时候,理查德在学地理时,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古老神秘的中国,从此对中国十分向往。然而,理查德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来到中国。可是,凭着钢琴和音乐的纽带,理查德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成了好朋友。
  1992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国演出。刚来到这个东方古国时,理查德就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理查德的中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最让他难忘的,却是三个热爱音乐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邵融、刘齐、孙莲。
  在邵融9岁的时候,理查德准备在中国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当时,由于邵融的钢琴弹得出色,被选上与理查德一起在台上合作。听到这个消息,小邵融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能和钢琴王子一起合作,简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在与理查德外出演出的日子,邵融每天都看见理查德很早地起来锻炼身体,就不解地问:“理查德叔叔,您演出那么累,还天天起来锻炼,不觉得累吗?”理查德笑着告诉邵融:“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有良好的身体。一个艺术家,要保持良好的体型和气质,才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和享受。”从此,邵融记住了理查德的话,他也要像理查德那样,不仅把琴弹得出色,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断地把琴声献给热爱生活的人。
  南京有个叫刘齐的男孩子,在他刚刚记事的时候,听到理查德弹的《星空》,感觉如同天籁之音,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学习钢琴,像理查德那样!”以后,刘齐开始刻苦学琴,进步很大。但在刘齐15岁时,他的眼睛却突然失明了。意外的打击并没有让刘齐躺在黑暗中,这时,他想到了理查德弹奏的《命运》。刘齐想:“我不会向命运低头,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后,刘齐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练琴,用钢琴的声音传达他内心世界的光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刘齐弹了理查德的《童年的回忆》,演奏得充满真诚,理查德被刘齐深深地打动了。
  与前两个小朋友不同,孙莲是一个女孩。4岁时,孙莲在日本学琴。6岁回国后,有一次,孙莲在从唱片中听到了理查德的钢琴曲,从此就爱上了理查德的音乐,也非常佩服理查德本人。以后,孙莲搜集了许多理查德的照片,对理查德的生日、星座,也了如指掌。孙莲做梦都会梦见理查德。等到孙莲9岁时,她的梦想实现了,她不但有幸见到了理查德,还和理查德同台演出了。孙莲非常快乐,因为她终于看见了理查德的笑脸。理查德也很快乐,因为他喜欢这个热爱音乐的女孩,能与中国孩子合作,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d. 爱的旋律
  通过同中国的大朋友、小朋友的交往,理查德对中国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了。至今,理查德共在中国数十个城市演出了60场,赢得了超过80万的观众。
  理查德十分喜爱中国的音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理查德把很多中国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当我们听到由理查德改编的《一条大河》、《梁祝》等乐曲时,心里就会对理查德产生一种亲切感。我们知道,理查德正是以这种方式,用中国的音乐来表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
  理查德是令人崇敬与羡慕的,然而,虽然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在他辉煌成绩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努力。如果没有爸爸的熏陶和不断支持以及自身的忘我努力,理查德就不会成为最浪漫的钢琴诗人,把爱的旋律传向全世界。
  [编辑本段]个人专辑
  《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为主要内容。《生活时报》在2007年7月25日上刊登了《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艺术作品

  CD1 命运


  01 命运
  02 献给爱丽丝
  03 秋日私语
  04 爱的纪念
  05 托卡塔曲
  06 绿袖子
  07 罗密欧与朱丽叶
  08 蓝色的爱
  09 爱之梦
  10 爱的协奏曲
  11 一路平安,玛丽亚
  12 蓝色回旋曲
  13 拉,拉主题曲
  14 玫瑰色的人生
  15 爱情的故事
  16 梦里的故事

  CD2 水边的阿狄丽娜


  01 水边的阿狄丽娜
  02 爱的誓言
  03 德朗的微笑
  04 乒乓之恋
  05 海边的星空
  06 梦中的婚礼
  07 秘密的庭院
  08 伤感乐曲
  09 柔如彩虹
  10 给母亲的信
  11 思乡曲
  12 冷藏的爱
  13 蓝色狂想曲
  14 你好
  15 异国情
  16 威尼斯之旅

  CD3 星空


  01 星空
  02 梦中的鸟
  03 午后的旅行
  04 贝古依奈的出发
  05 梦的传说
  06 向黑夜出发
  07 布拉姆斯的摇篮曲
  08 记忆
  09 拉·梅尔
  10 爱的旋律
  11 野花
  12 情感
  13 瓦妮莎的微笑
  14 海边的祈祷
  15 欢乐之歌
  16 忘却的悲伤

  CD4 蓝色协奏曲


  01 埃莉娜
  02 小妹妹
  03 蓝色协奏曲
  04 沙漠鸽群
  05 科林·梅拉德
  06 蓝眼睛
  07 自由的生活
  08 芬兰人
  09 英雄交响曲
  10 翻车鲀
  11 僻静的大街
  12 上一个春天
  13 多利
  14 玫瑰色蜡笔
  15 亲爱的,你听
  16 告别时刻

  CD5 星星小夜曲


  01 星星小夜曲
  02 达依女士
  03 安娜斯塔而亚
  04 阿根廷,别为我流泪
  05 生活在他乡
  06 脆弱的心
  07 恋爱中的女人
  08 我生活的隐密
  09 华沙协奏曲
  10 小猫白天不睡觉
  11 你微笑的影子
  12 比安科尼抒情曲
  13 摇篮曲
  14 我无法活下去
  15 威尼斯无名士
  16 落叶

  CD6 理查德·克莱得曼钢琴曲精彩现场


  01 爱之梦
  02 秋的喁语
  03 给母亲的信
  04 托卡塔曲
  05 神奇世界伊甸园
  06 爱的协奏曲
  07 爱的纪念
  08 达依女士
  09 德朗的微笑
  10 杂集午后旅行:鸟之诗 星之小夜曲 孤独
  11 蓝色狂想曲
  12 思乡曲
  13 柔如彩虹
  14 吉姆诺波蒂
  15 夜曲
  16 水边的阿狄丽娜

  CD7 圣诞协奏曲


  01 飞天
  02 万福玛利亚
  03 红鼻子驯鹿
  04 圣诞协奏曲
  05 圣诞老人到镇来
  06 林中散步
  07 易碎的玫瑰香水
  08 棉田幻觉
  09 蒲提树之午夜
  10 我们的地球
  11 夜色奇境
  12 神奇世界伊甸园
  13 寂静的夜,神圣的夜
  14 愿与耶稣同乐
  15 幸福岁月
  16 雪撬上的铃铛

  CD8 春


  01 春
  02 绿苑长青
  03 意大利交响曲-门德尔松
  04 G弦上之歌-巴哈
  05 常青树-《星梦泪痕》主题曲
  06 乡间骑士-马士卡尼
  07 夜曲-萧邦
  08 天鹅-圣桑
  09 山街蓝调
  10 芳菲何处-《红木》主题曲
  11 圆舞曲-布拉姆斯
  12 四季组曲

  CD9 魅力东方情


  1.魅力东方情
  2.诗意奏鸣曲
  3.偶然的相遇
  4.我们的故事
  5.道别之夜
  6.最后恋情
  7.贝蕾的离去
  8.安娜费德里雅
  9.匈牙利奏鸣曲
  10.改变生活
  11.改变生活
  12.季节
  13.匈牙利奏鸣曲(演奏会版)
  14.最后恋情(演奏会版)
  访华经历
  ☆1992年 北京,天津,上海,香港
  ☆1995年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
  ☆1996年 大连,沈阳,昆明
  ☆1998年 成都,广州,重庆,温州,长春,南昌
  ☆1999年 沈阳,西安,贵阳,黄果树
  ☆2000年 杭州,哈尔滨,济南
  ☆2001年 义乌,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济南
  ☆2002年 北京,合肥,南京,广州,深圳,珠海,太原,郑州,宁波
  ☆2003年 上海,苏州,成都,南宁
  ☆2004年 深圳,北京故宫,武汉,广州
  ☆2004年 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优秀奖,推广奖
  ☆2005年 与女子民乐组合同台演出,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福建,浙江,河南,黑龙江,海南,新加坡等达26场
  ☆2006年 青海,济南,深圳,福州,厦门,沈阳,北京,澳门等
  ☆2007年 与国乐天骄女子组合全国巡回演出
  ☆2008年 与国乐天骄女子组合全国巡回演出
  ☆2008年 苏州
  ☆2009年 南昌
  ☆2009年六月 淄博
  ☆2009年六月20日 郑州告别音乐会

8,理查德克莱德曼简介

查理德克莱德曼
出生日期:1953 12 28
国 籍:法国
身 高:177CM
优 点:守时,善良
星 座:摩蝎星座
毕业学校: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最喜欢的食物:红烧牛肉
最喜欢的运动:打网球
理想中的女性:通晓音乐,静若处子的淑女
体 重:66KG
缺 点:拘谨
格 言:自我忠实
成名曲:水边的阿帝丽娜
希 望:有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开始习琴,6岁时指法已非常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得到学校音乐比赛的优胜,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理查德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在古典音乐界是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颜然转变方向,开始同米谢尔.沙德合作,经常出入录音室,并结识了当时法国音乐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奥利佛.杜桑。由于理查德.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深受杜桑的赏识。1977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为电视配乐,独奏了《水边的阿狄丽娜》,立时引起轰动,电视台设立专线电话以应付纷至踏来的咨询,各唱片行内拥挤着要求订购此唱片的顾客,唱片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火速加制了80万张唱片,理查德.克莱德曼一举成名。自此以后,他那流畅华丽的钢琴曲犹如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远播至南非,又从欧美大陆传到亚洲各国。《水边的阿狄丽娜》之后,理查德.克莱德曼又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如《致艾德琳之诗》、《秋日私语》、《心曲》、《太阳永上云端》等,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登上了明星宝座,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经过杜桑改变的《致艾德琳之诗》当选,获得世界唯一的金钢琴奖。随后,他用这架钢琴与詹姆斯.拉斯特合作录制了《太阳永上云端》。
至1999年,克莱德曼共录制出版了816首钢琴曲(其中218首为创作曲),在全球的唱片销售总量达八千五百张,取得了70个白金唱片,265个金唱片的佳绩。他在59个国家举办了近1400场现场演出和500多场电视音乐会。
克莱德曼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仅中国内地,他便先后六次举办巡回演出,访问了十八个城市,演出场次达36场,场场爆满,现场观众人数超过了50万人次。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大河》、《梁祝》,以及《花心》、《爱如潮水》等流行音乐,98年下半年他还在全球推出专门为中国谱写,并与中国小钢琴手合奏的最新作品《魅力中国情》和《神秘小孩》。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3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