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服兵役是什么意思,当兵的意思??

服兵役,在当代中国是指当兵。在现代中国是指去国家里成为兵的身份。全民兵役,一大部分入伍,进行服役,时间为两年。 应征公民报名参军的一般程序是:到当地兵役机关报名,接受初步审查(包括身体和政治状况等);在体检站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接受政治审查;批准入伍。 扩展资料: 1、应征报名(男兵)招收对象: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7至22周岁;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7至24周岁; 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2、应征报名(女兵)征集对象: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含高校新生)、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年满17至22周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当兵 全国征兵网_应征入伍征集对象范围?
2,服兵役是什么意思?
服役指根据法律由国家强迫其公民实行一定期限的义务工作,通常是参加劳动或参军。后特指服兵役即参军。 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和士官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服役期限为2年,士兵尤其是义务兵是没有工资的,只有津贴,入伍时每个月有750元的津贴,第二年涨到850元。 农村义务兵服役时,其家属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优待,保留其入伍前的耕地、山场等生产资料。 城镇义务兵服役期间给予适当的优待,退伍后由政府安排工作,凡自谋职业的,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优惠。义务兵服役期满后,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相当数量的可以转改为士官。一期士官,月工资4100元左右,以后逐年增加,并按月基本工资的41%计算住房补贴。 扩展资料: 中国的兵役制度是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在军队以外承担军事任务和接受军事训练的重要军事制度。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国家的经济形势、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 中国的兵役制度分为两类:一是强制兵役制度,又称征兵制度。这种制度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必须在一定年龄内服一定期限的兵役,是强制性的。另一种是义务性征兵制度,又称征兵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公民自愿服兵役,与军队签订服役合同。 自1978年以来,征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已经建立。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征兵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加快我军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决定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根据军队需要和自己的意愿,部分义务兵转为志愿兵,并适当延长当期义务兵的服役期。1978年以来,征召士兵在陆军服现役3年,在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服现役4年,在海军舰艇部队和陆军舰艇部队服现役5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服兵役
3,入伍和服兵役是一个意思吗?
入伍和服兵役不是一个意思。 1、词的来源不一样。 入伍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古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 服兵役是现代词语, 2、意思有区别。 入伍是指自愿或强迫参加部队,亦称参军。 服兵役指根据法律由国家强迫其公民实行一定期限的义务工作,通常是参加劳动或参军。后特指服兵役即参军。后延伸出某种设备在军队中使用的意思。 3、参军依据不一样。 入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打仗需要兵即需入伍。 服兵役指根据相关法律实行一定期限的义务工作。 扩展资料: 服兵役相关规定: 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和士官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服役期限为2年,士兵尤其是义务兵是没有工资的,只有津贴,入伍时每个月有850元的津贴,第二年涨到950元。 农村义务兵服役时,其家属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优待,保留其入伍前的耕地、山场等生产资料;城镇义务兵服役期间给予适当的优待,退伍后由政府安排工作。 凡自谋职业的,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优惠。义务兵服役期满后,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相当数量的可以转改为士官。一期士官,月工资4100元左右,以后逐年增加,并按月基本工资的41%计算住房补贴。 根据1999年6月30日军委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六章第41条规定:“义务兵服役期满未被选取为士官的一律退出现役。”退出现役,通常是指士兵服役期满或其他原因退出现役返回入伍地。 义务兵退伍待遇包括退役补助费、退伍医疗补助费、离队下月津贴、离队下月伙食费、退伍义务兵差旅费。退伍待遇是义务兵退伍回家所需费用的一项补助。 服现役期限未满的士兵,可否提前退出现役 根据l999年6月30日军委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六章第42条规定:服现役期限未满的士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条和其他有关规定的,经师(旅)以上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出现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