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中国在那一年首次参加了残奥会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仅由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前往观礼。而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为了骗取世界各国的承认,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刘长春、于希渭作为"满州国"选手参加奥运会。举国一片哗然,刘长春也予以拒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决定,刘长春、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沈嗣良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6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于希渭因日方阻挠破坏,未能成行。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会史。
2,中国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是在哪一年?
中国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是在1984年。 中国在1984年首次参加了残奥会,当时举办的是第七届残奥会,在美国的纽约举行。中国一共派遣了24名运动员组成代表团参加,参与了田径、游戏、乒乓球这三个项目的比赛,并获得了24枚奖牌,其中有2枚金牌。 注意:在首次参与的残奥会中,获得金牌的是参加参加跳远项目的盲人姑娘平亚丽、赵继红。在后来的1988、1992年、1996年残奥会中,中国都派运动员参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则是在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季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起步较晚,从第一参加到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一共参加了五次,直到平昌冬残奥会上,才在轮椅冰壶项目上获得首枚金牌。
3,中国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是在哪一年?
中国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是在2002年。 200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冬季残奥会。中国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是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了纽约举办的第七届夏季残奥会。200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冬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是在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彼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赛。 残奥会意义 残奥精神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任何群体和个人,不管他们在心智和身体上有什么差别,都没有理由被社会边缘化,他们同样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社会文明的发展成果。残奥会重在参与,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消除障碍,共享文明,包括克服一切偏见和歧视,是残奥精神对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残奥精神强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将充分展示中国文化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吸收国外各种先进的人道理念,推进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福利,宣扬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人们在关心、扶助他人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共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