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是哪个朝代的武将?陈庆之七千白袍军多厉害?
七千白袍军 我们常用“常胜将军”来形容军事将领用兵技术高超,百战百胜。白袍将军陈庆之也是个常胜将军。那么这个陈庆之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武将呢?陈庆之七千白袍军有多厉害? 陈庆之是哪个朝代的武将 首先我们来看看陈庆之的生卒年代,这样根据年份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了。根据历史记载陈庆之出生于公元484年死于公元539年,一查资料就明白了,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时期,在公元484年还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在那个时期北魏实行官员俸禄制度,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北魏逐渐衰落,南梁等国家崛起。陈庆之正是一直跟随南的,起初他一直都是干的参谋之类的文职,最后才慢慢独自掌兵成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武将的。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陈庆之的战役中得知他生活的朝代。天监元年也就是公元502年,登上皇帝位,派陈庆之率领2000人护送萧综到徐州去。公元526年,陈庆之在涡阳大败魏军,在北伐洛阳时,率领七千人大败丘大千的7万守城军队。当然还有许多,从这些著名战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陈庆之是出生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效力于南梁,中年才带兵打仗,成为一代名将的。所以陈庆之是南朝梁国的武将。 陈庆之生逢乱世,虽然不善武功,没人过人的勇力,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善于谋划,加之治军严明,打败了许多强大的敌人,战功赫赫,也为南梁的统治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庆之七千白袍军 喜欢研究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战役和军事将领的人,对陈庆之这个人物一定不陌生,陈庆之被称为长胜将军以及南朝战神,他效力与梁朝梁武帝手下,年少就跟随做刺史的萧衍,但直到自己中年才真正开始了辉煌的军事生涯。那么大家可曾听说过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呢? 故事还要从北魏后期的时局说起,在北魏末年,天下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各方面的矛盾不断激化。先后出现了萧宝寅、葛荣、等割据一方的军阀,萧衍为了帮助元颢称帝,派陈庆之率领七千军队护送他到洛阳去,于是便有了七千白袍军的雏形。 之后,元颢称帝后便不思进取了,陈庆之只能带着这7000人继续向洛阳进发,当他到了睢阳时,当时的守将叫丘大千,手中握有七万大军。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陈庆之在精心谋划和准备下,打败了他们。之后对方的各路援军都陆续赶来,当等他们到达的时候,陈庆之就攻下了守军众多的荥阳。等到援军到了之后,陈庆之面对二十多万的敌军,没有选择拒收,而是主动出击,结果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陈庆之再次获胜,随后陈庆之又率领这七千白袍军先后攻下了虎牢关,大梁等城池,一时间,陈庆之在敌军眼里就成了天神一般,一时间投降的非常多,大多军队都不敢和他们接战。 由于陈庆之率领的这七千人马都和他一样,穿着白袍,所以被称为白袍军。最后,陈庆之由于洛阳守将都向元颢投降了,所以他也就没有机会攻打洛阳了。 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袍军在当时名震天下,被人们广为传诵,非但如此,他和这只军队也成为后代军事将领的楷模和效仿对象。
陈庆之真的那么厉害吗 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
喜欢历史的人一定听过千军万马避白袍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也就十分好奇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真的那么厉害吗?他身体文弱,不善于骑马射箭,但是十分擅长谋划带兵,可以说是逢战必胜,而且喜欢穿白袍,因此才有了千军万马避白袍这样一句话。 陈庆之真的那么厉害吗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庆之和大部分的武将都不同,陈庆之本身并不擅长冲锋陷阵,和一般的文弱书生是差不多的。但是陈庆之却十分擅长谋略,也十分擅长安抚手下的将士,因此带兵打仗经常是轻松获得胜利,并且很多时候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堪称真正的军事奇才。 那么陈庆之一个文弱书生到底有多么能打仗了?公元529年,陈庆之击败了有七万大军的魏将丘大千,而后又击败了有2万军队的魏将元晖业,后来又连续攻克荥阳、虎牢二城,这前前后后一共经历47场战斗,平定了32座城池。后来魏军集结了30万人马合围陈庆之,当时陈庆之只有7000人,但是陈庆之丝毫不慌,并且激励自己的部下和自己一起抢先攻占了敌人的城堡,后来又依靠城堡抵挡了魏军的攻击。 就这样,陈庆之以7000人的部队顺利的击败了30万的魏军,这样的战绩千百年以来也是很少出现的。而且让更多人无法相信的是这居然是出自一位文弱书生。由于陈庆之和部下都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也是千兵万马避白袍的由来。意思就是即使对面是千军万马,但是只要是看见了穿白袍的部队那么一定要避开。 当然了,陈庆之也并不是没有失败过,在陈庆之击败魏军30万大军不久后就遭遇了失败,并且后来陈庆之的军队又遇到了山洪暴发,陈庆之最后是一个人化妆成僧人才逃回了南梁,虽然失败了,但是陈庆之为南梁做出的贡献依然不可磨灭,因此南梁皇帝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公元539年,陈庆之去世终年五十六岁,梁武帝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