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知识 > 正文
北大清华两校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这波操作有何益处?
北大清华两校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这波操作有何益处?
提示:

北大清华两校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这波操作有何益处?

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获悉:两校教务部(处)决定在2020年春季学期正式启动课程开放互选工作。这是两校在校级层面开展本科课程资源共享合作的首次机制化尝试,希望以此为起点,共同推动两校人才培养,带来积极的社会示范效应。 两校将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互相开放部分优质特色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的互选工作重在通识教育,仅开放少量名额,并纳入现有教学管理,避免对教学秩序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根据以往选课数据,开放了2020年春季学期27门核心通识课,每门课开放3—5个选课名额,总共129个。学科涉及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清华学生选修后将纳入其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清华大学开放了12门课程共15个班次,总共170个选课名额。学科涉及工程、自然科学,北京大学学生选修后,将纳入通识课的A类学分,也可以自愿纳入全校选修学分。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丰富学生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两校教务部门研究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双方都是在现有课程容量的基础上,根据对方提出的课程需求,在不挤占本校学生学习资源的原则下,向对方开放。” 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两校本着携手助力学生成长的初心开展此项工作,经过反复探讨,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相关工作细节会在合作实践中逐步摸索、磨合和优化,以便双方优质资源更有效地释放,合作共赢。” 北京大学教务部发布的通知来看,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放12门优质课程,共15个班次、170个名额,可供北大本科生选修。课程主要是理工科课程,既有传统的《工业系统概论》《现代加工技术与实践》《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也不乏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工业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记为A类通选学分或全校任选学分,成绩不计入GPA(平均学分绩点)。 清华大学注册中心也发布了相关通知透露,2020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27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部分名额向清华考生开放。通知给出的课程列表显示,北大开放课程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包括《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大多为2到4学分。清华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 两校开放互选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选择,可以加强教学资源共享,还可以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

北大清华互选本科课程,两校联合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

北大清华互选本科课程,两校联合有怎样的意义?

清华北大是很多学子梦想的高校,清北是我们中国的最高学府,能上清北的学生都是万一挑一。 有网友提问:如果清北可以蹭课,那么四年之后,会不会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呢? 今天,他来了 2021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继续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北大将向清华本科生开放56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新增“魅力机器人”“流体波动力学”等;清华开放27门次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 在施行互选课的首个学期,北京大学“社会博弈论”“中国历史地理”等27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向清华本科生开放,清华大学“工业系统概论”“人工智能技术”等12门本科生优质课程则面向北大学子开放。此后两校开放课程数量均有增无减,涵盖的学科领域与专业疆界也不断拓展:北京大学开放课程从以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为主转变为纳入“音乐与数学”“现代天文学”“基因组学数据分析”“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等理工类课程;而清华大学开放课程亦在以技术实践为核心的清一色工科内容中添加了“简帛学”“京剧艺术赏析”“出土文献与楚史楚文化”等人文内涵隽永的课程。 2021年春节过后的新学期,北京大学将向清华本科生开放56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新增“魅力机器人”“流体波动力学”等课程;2021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放27门次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北京大学教务部表示,北清互选课程的设置旨在为教学资源的深潭解禁,让两校资源共享流动,汇川入海,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优势互补的选择,从而更好地浇灌学生交流和学术交锋的深田沃土。 两校联合互选本科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高校资源的流动性。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将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

清华北大宣布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这是好事吗?
提示:

清华北大宣布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这是好事吗?

其实我们都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教育才能够让我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好,而且也只有教育才能够让我们国家变得越来越文明。如果我们不能够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因此很多人都是十分重视教育的,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为,并且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受教育的资源,并且也能够促进越来越多的人都受到教育,并且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历。 有很多知名的大学都能够实现资源互相,并且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有一个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够有一个学习的资源圈的话,能够促进越来越多的人更好的学习,并且能够让更多的人去获得资源。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这样做,并且我们也觉得这样做真的是有很多好处,而且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清华和北大就是名校,而且也有很多人都比较重视这些名校。清华北大宣布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这是好事吗?我认为这的确是好事。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这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 其实我觉得这两所学校都是十分有名的学校,而且也是一所重点学校。如果它们两个能够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的话,就能够让很多人都能够去学习到其他学校的资源,并且能够让很多人都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是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的。 二、这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资源。 不管怎么说,如果能够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的话,就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程,并且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是有利于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的,而且也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享受到教育的福利,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这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我认为如果能够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的话,就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有一个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并且也能够让文化发展的越来越快,而且能够让文化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样的话就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享受到发展的福利,并且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北大清华互相开放本科课程,你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的这一波操作?
提示:

北大清华互相开放本科课程,你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的这一波操作?

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终于不用纠结了!北大清华于2020年春季学期发布通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今年春季学期起,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 其中北大开放27门课程,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包括《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大多为2到4学分;清华开放12门课程,共15个班次、170个名额,可供北大本科生选修,以理工科为主,有传统的《工业系统概论》《现代加工技术与实践》《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也不乏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工业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从大众角度看,毕业还是拿一样的清北文凭,但是从个人培养和素质提升的角度来看就大大不同了,对于有心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定制一个极其自主化的教学方案。学有余力的清华计算机系学生可以上北大历史系的核心课程,学贯文理他难道不香吗?互相开放使得原来半开放的旁听制度化和正规化了。而且可以促进两校学生更好地交流,对于学生来说脱单几率大大提高了呀。 北大还提醒,清华大学的成绩为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记为A类通选学分或全校任选学分,成绩不计入GPA(平均学分绩点)。同样,清华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也就是说可以在学习优质课程的同时获得相应地在本校的学分,完成大学生应该修满的本校基础学分,强强联手最为致命!清北的学生受益无限。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这项政策施行后对于清北广大学子的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校强强连手,像是合作伙伴一样,共同进步促进学术上的进一步交融,那么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是不是可以互相串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