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知识 > 正文

目录

1,航母战斗群是由什么组成的?

航母战斗群是由什么组成的?

  1.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有3种典型的编成:

  在低威胁区巡逻或显示武力时,一般使用以1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称为单航母战斗群),通常配有4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4艘反潜型导弹驱护舰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

  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时、制止危机和参与低强度战争时,通常使用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双航母战斗群),配以8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2~4艘攻击型核潜艇。

  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时使用以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配以9艘防空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1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5~6艘攻击型核潜艇。

  2.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军的航母编成:

  “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

  “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由“斯坦尼斯”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CVN 74),第9航母舰载机联队,“奥凯恩”号(DDG 77)、“保罗-汉密尔顿”号(DDG 60)和“普雷布尔”号(DDG 88)“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芝加哥”号“洛杉矶”级核动力潜艇以及“安提坦”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CG 54)等共同组成。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

  “艾森豪威尔”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CVN 69)于去年12月11日抵达波斯湾部署。“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由第7航母舰载机联队(CVW7),第28驱逐舰中队,“安齐奥”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拉米奇”号(DDG 61)和“梅森”号(DDG 87)“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纽波特纽斯”号“洛杉矶”级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SSN 750)等。

  这两艘航母就组成了一个双航母战斗群.

  “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

  主要包括“尼米兹”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CVN 68),“普林斯顿”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CG 59),“希金斯”号(DDG 76)、“查菲”号(DDG 90)、“约翰-保罗-琼斯”(DDG 53)号以及“平克尼”号(DDG 91)“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等。

2,美国一共有多少航母战斗群啊?

补充楼上
目前美国海军共航母11艘。但在实际中无法真正编组11航母战斗群,原因是驱护舰数量不足原因如下;

企业号航空母舰 (CVN-65):1艘,预计于2014年退役。尼米兹(Nimitz)级核子动力航空母舰:10艘服役中。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Gerald R. Ford)级核子动力航空母舰:2艘建造中,1艘计划中。

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主要战略重心,这些航舰允许美国空中武力到达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区。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航空母舰舰队,拥有的数量比世界上其余国家航舰的总和数量还多,所搭载的舰载机比世界上任何一艘航舰所搭载的舰载机拥有更强大的战力。
通常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标准编制为:1艘现役航空母舰、2艘导弹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1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1至2艘攻击型核潜艇和1艘供应舰。

美军现有驱护舰如下;
提康德罗加(USS Ticonderoga CG-47)级导弹巡洋舰:22艘服役中。阿利伯克(USS Arleigh Burke DDG-51)级导弹驱逐舰:50艘服役中,6艘建造中,7艘计划中。朱姆沃尔特(USS Zumwalt DDG-1000)级导弹驱逐舰DD-X 先进驱逐舰:2艘建造中佩里(USS Oliver Hazard Perry FFG-7)级导引导弹巡防舰:30艘服役中


阿利·伯克级DDG-51-------DDG-116共66艘,其是至今世界上顶尖的驱逐舰,其重量和火力超过许多巡洋舰(由于更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是在史普鲁恩斯级的船体基础上建造,所以一开始就是以巡洋舰标准设计)。伯克级约有提康德罗加级75%的防空能力。

提康德罗加级驱逐舰的前五艘舰只已在2004年到2006年退役。另外22艘较新的本级舰(CG-52至CG-73)将会进行升级改装。
  
排水量:标准7,652吨
满负荷时 9957 吨(前五艘为9590吨)长:173米 (567英尺)船幅:16.8米 (55英尺)吃水深度:9.7米 (32英尺)推进力:4具通用动力LM2500 燃气涡轮机;80,000轴马力(60兆瓦); 双轴推进航速:32.5节 (60公里/小时)续航距离:20节(37公里/小时)时 6,000海里(11,000公里);30节(56公里/小时)时 3,300海里(6,000公里)定员:19名军官,368名士兵武装:两门127公厘MK 45舰炮
两具Mark 15 方阵近迫武器系统
两具Mark 26双臂发射器(内藏44枚标准二型导弹)
两座Mark 41垂直发射系统(包含122具发射单元)
两具四连装鱼叉导弹发射器
两具MK32型水面船舰鱼雷管舰载机:2 x SH-60海鹰 LAMPS Ⅲ 舰载直升机雷达:4 x SPY-1B多功能相控阵雷达(CG 52-58时为SPY-1A)
SPS-49(V)6 2-D对空搜索,SPS-55/53平面搜索,SPS-64(V9)导航,SPQ-9A平面搜索/舰炮射控声呐:SQS-53 低频主/被动舰首声纳,SQR-19 战术拖曳声纳阵列 (CG 52到CG 55装配SQS-53A,CG 56到CG 60装配SQS-53B,CG 61到CG 73装配SQS-53C)电战系统:SLQ-32(V)3被动侦测/主动干扰系统, Mk36 or Mk50 SRBOC诱饵发射器,SLQ-25A海蛇(Nixie)鱼雷诱饵

3,美国有几个航母战斗群,分别叫什么名?

美国海军现有2型3级12艘大型航空母舰,其中包括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鹰”号母港设在海外的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外,其余11艘的母港均在美国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舰基地。

美海军规定,和平时期,每艘航母一个标准的训练、执勤和休整周期为18个月,并各占1/3时间。因此,正常情况下,美海军现役12艘航空母舰,有1/3在海湾地区、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区执勤或担负作战任务,1/3进行海上训练,另有1/3在港内休整或进厂维修保养。当然,战时其训练、休整和维修周期会缩短,能执行作战任务的航空母舰将比平时增加50%至1倍左右,可能会集结6-8艘航空母舰投入作战。目前部署如下:

CV63“小鹰”号常现动力航母该舰为小鹰级首舰,1961年4月服役,常驻西太平洋执勤;标准排水量60100吨,舰长323.6米;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动力装置为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28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可搭载各型飞机80-90架;编制5480人;当时造价为2.652亿美元,设计使用寿命30年。该舰原是作为重型攻击航空母舰设计建造的,1973年改装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服役期延长15年,满载排水量增至83960吨。“小鹰”号服役后一直在太平洋舰队,长期以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参加过越战,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海湾执勤,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独立”号航母部署至日本横须贺、常驻西太平洋。目前,该舰由美海军第7舰队第5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5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6架,包括F-14战斗机14架、F/A-18战斗/攻击机36架、EA-6B电子战机和E-2C预警机各4架、S-3B反潜机8架、SH-60F反潜直升机6架、HH-60H救援直升机和ES-3电子侦察机各2架,计划于2008年退役。

CV64“星座”号为小鹰级航母的第2艘,1961年10月27日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性能与“小鹰”号一样。该舰服役后一直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1964年8月4日美军挑起“北部湾”事件后,“星座”号航母便于次日出动舰载机轰炸北越,是美军发动全面侵越战争后第一艘参战的攻击航母。此后,“星座”号于1975年改装为多用途航母,1990年至1993年完成了延长服役期的改装,并计划于2003年退役。该舰目前隶属于太平洋舰队,舰上搭载第2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6架,通常由2艘导弹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补给舰担负护航。

CV67“肯尼迪”号这是小鹰级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F•肯尼迪命名,母港设在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的海波特海军基地。该舰于1964年至1967年建造,1968年9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与前3艘同级舰相比,“肯尼迪”号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布置有改进,斜角飞行甲板由倾斜11度20分改为11度,机库由长225米、宽30米改为长210米、宽32米,结构更趋合理,满载排水量减至80940吨。该舰曾参加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并于1990年9月14日至199年3月12日连续6个月部署在波斯湾,是参加海湾战争时间最长的美国航母。1993年至1995年9月进行了延长服役期改装,之后转入海军后备队,担任训练航母,2000年又回到大西洋舰队转为现役航母,现在是美国海军唯一一艘训练航母,主要用于训练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同时电可以进行现役部署,执行作战任务,计划2018年退役,届时将有50年的服役史。

CVN65“企业”号为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58年至1960年建造,当时造价为4.5亿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舰队,1990年至1994年进行为期4年的更换核燃料和现代化改装,之后加入大西洋舰队,目前母港设在弗吉尼亚州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该舰标准排水量73570吨,满载排水量93970吨,全舰长342.5术,飞行甲板宽76.88米,载机约90架,由8台A2w型核反应堆为4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提供蒸汽,航速33节,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航行20万海至。1964年8至10月,“企业”号航母在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和“班市里奇”号的护航下,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动力特混舰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没有加油和再补治,历时64天,总航程32600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开创了航空母舰发展的新纪元。该舰曾参加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以及越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先后四次更换核燃料。现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执行任务时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8架。

CVN68“尼米兹”写这是继“企业”号之后的第二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以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命名,1968年动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7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设在布雷默顿,1998年3月进入位于诺福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历时3年的大修,计划2002年完成。该舰标准排水量74042吨,满载排水量91487吨,总长333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由2座A4W型压水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28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运行13年,续航力达80-100万海里,可载各型舰载机90-100架,编制舰员5930人。“尼米兹”导采用了功率更大、结构更完善、寿命更长的A4W型核反应堆,并装备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海麻雀”舰空导弹,服役时间可长达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该舰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出发。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热的波斯湾执勤3个月,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然后又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在175天内环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尔”号为尼米兹级的第2艘,以美国第34任总统命名,性能与“尼米兹”号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曾参加波黑战争空袭波黑塞族武装,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湾执勤。该舰目前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80架。

CVN70“文森”号该舰以二战前海军的坚定支得者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卡尔•文森”命名,性能与尼米兹级前二艘一样,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舰队,母港为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该舰曾多次在海湾执勤,参加过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目前由第3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11舰载航空联队,装奋各型飞机78架。

CVN71“罗斯福”号是尼米兹级的第1艘,以美国第26任总统命名,性能略有改进,满载排水量增至97574吨,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该舰曾参加海湾战争,1999年又参加了科索沃战争,在同级舰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目前搭载第8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0架.并由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担负护航。

CVN72“林肯”号以美国最受拥戴的林肯总统命名。性能进一步改进,装载2900吨航空弹药和350万加仑航空汽油后,满载排水量达102000吨,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过10万吨的航空母舰。该舰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0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由诺福克移至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载第14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配属2艘导弹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核潜艇和3艘后勤舰,正在波斯湾执勤,每天出动舰载机对伊拉克进行空中监观和封锁。

CVN73“华盛顿”号以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命名,性能与“林肯”号一样,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隶属于第2巡洋舰驱逐舰大队,搭载第1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正在地中海执勤,由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驱逐舰“布里斯科”号和“加农”号、护卫舰“辛普森”号、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和“阿尔巴尼”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号担负护航。

CVN74“斯坦尼斯”号,这是尼米兹级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军第一艘装备IT-21“21世纪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网络化的现代航空母舰,核动力装置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一次加注核燃料可连续运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内只需要换一次核燃料。该舰加入现役后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8年8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圣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该舰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各型飞机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湾进行为期6个月的海外执勤。

CVN75“杜鲁门”号为美海军20世纪最后服役的航母,造价高达45亿美元。该舰以美国第33任总统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该舰正在中大西洋进行作战部署前的最后一次海上训练,由第2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的飞机74架。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编队,是美国国防部为“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战区战争”而确定的最低标准。在21世纪初,美海军将继续维持这一计划,到2008年,等10艘尼米兹级航母CVN77将接替“小鹰”号;而在研的CVNX级将于2006年开始建造,2013年接替“企业”号;第2艘CVNX级航母将于5年后取代“肯尼迪”号,届时,美海军航母将全部核动力化。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c00da0ec8898383d26979181.html

4,中国的航母什么时候才能形成航母战斗群??

中国的航母十一,二年以后才能形成航母战斗群。 首先,仅从航母角度分析。从现在公开的信息上看瓦良格实际处于海试阶段,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至少需要1-2年时间。从舰载机飞行员和相关人员培训角度上看,虽然可以通过地面训练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形成战斗力还是要等到航母入役以后,他们要上舰实习,修正错误,这起码又要2年时间。这样的话,起码需要4年时间,才能训练出第一批合格的飞行员和舰员。然后这批人作为种子,分散到其他新建航母上,培养新的人员。这么算下来起码就是6-8年,才能保障至少2艘航母形成战斗力。期间还要通过反复演练,解决大编队补给、防空、反潜等任务,这些都是新课题,TG以前极度缺乏这方面的尝试,一切都需要时间。所以说,10年左右的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中国虽然拥有自己的第一艘航母,但要为航母配置战斗群所需的各型舰只,包括训练熟悉航母战斗群战术的海军军官都还需要大量时间 ,虽然航母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舰母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舰艇,包括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航母战斗群的分工可以看成航母执行任务,而其它舰艇保护航母。具有水面、对潜、对空和电子等综合性作战能力,这并不是能很快就形成战能力的,在思想意识,和对整体人员的素质要求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所以说中国的航母再过十至十五年才能形成用于实战的航母战斗群。

5,二战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如何构成?

二战的美军航母战斗群配置:2-3艘航空母舰,一至二艘快速战列舰,五至六艘重或轻巡洋舰,还有十四、五艘驱逐舰!,3-5艘油水补给舰,另外还有几艘医院船、2-3中小登陆舰,几艘小艇。二战末期还装备了几架刚刚成型的直升机。

美军潜艇是否随航空母舰一起行动,没有找到资料。不过美军潜艇部队独立活动倒是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6,航母编队一般怎么设置

根据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编成。以美军为例,在低威胁区巡逻或显示武力时,一般使用以一艘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通常配备有4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4艘反潜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制止危机和参与低烈度战争时,通常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配备8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驱逐舰,4艘反潜型导弹驱逐舰和2---4艘攻击型核潜艇。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战争时通常使用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配备9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14艘反潜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5----6艘攻击型核潜艇。当然,这也要根据对手的力量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在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军出动的航母有8艘之多,军舰200艘,战机2000多架,把整个加勒比海都封锁了。而在莱特湾大战中,美军集中的航母更是高达60艘,各类护航、保障舰艇1000艘,战机高达3000多架。
另外,我们在电影或者一些军事图片、视频中,看见航母战斗群前呼后拥,其实那是为了拍镜头用的。真实的情况是,航母与护航舰艇之间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只能通过雷达才能看得见。护航的军舰一般都是在离航母40公里左右的地方。

7,美国航母编队一共有几艘战舰组成

美国航母编队通常有单航母编队,双航母编队,三航母编队,而且编队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其编队的战舰组成也不一样,在低强度威胁海域,美军通常派出单航母战斗群,一般由1艘航母、2~3艘防空型巡洋舰或驱逐舰、2~3艘多用途导弹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综合补给舰组成,在中强度威胁海域,美军通常派出双航母战斗群,一般由2艘航母、7~8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4艘多用途导弹驱逐舰,2~4艘攻击型核潜艇、2~3艘综合补给舰组成,在高强度威胁海域,美军会派出三航母战斗群,一般由3艘航母,9~10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12~14艘多用途导弹驱逐舰、5~6艘攻击型核潜艇、3~4艘综合补给舰组成。

8,美国航母战斗群都有哪些战舰组成?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在执行任务时,一般配属4-8艘水面作战舰只、1-2艘潜艇和1-2艘后勤辅助舰船,组成航母战斗群。从1992年6月起,美海军一改过去临时抽各型舰船组成航母战斗群的做法,以12艘航母为核心组建了12个常设航母战斗编队,每个航母战斗群所辖兵力平时即在一起训练、一起部署,从而大大提高了航母战斗群的应急反应能力。
“小鹰”航母战斗群由“小鹰”号航空母舰、第15航母舰载机联队组成,现配属2艘提康得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2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1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和1艘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

9,美国航母编队的对空能力怎样可以对付多少枚来袭导弹

美国航母编队的对空能力很强大,首先是航母携带舰载机数量多,F/A-18战斗机达到48架,有5架E-2C预警机24小时的不间断空中支持,搭配6架EA-18G电子战斗机,美国航母一直保持1架E-2C预警机和2架F/A-18战斗机在空中巡逻,2架F/A-18战斗机在跑道上随时起飞,航母舰载机的防空圈达到500km,飞机深入攻击靠近100km攻击航母战斗群就很难,EA-18G电子战斗机本身就克制反舰导弹,F/A-18战斗机也能击落反舰导弹,美国航母编队常规来说是1艘航母搭配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2艘伯克级驱逐舰,航母有自身的3座8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或3座21枚拉姆防空导弹以及3-4座30mm6联装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两型护航军舰都搭配宙斯盾作战系统,都各有2座30mm6联装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携带的防空导弹大概60-80枚,1艘伯克级驱逐舰携带的防空导弹大概40-60枚,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最大作用距离约为400km,可同时监视400批目标,自动跟踪100批目标,同时攻击40个目标,,考虑到反舰导弹飞行速度,防空系统反应时间以及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美国1艘航母以及3艘护航军舰同时防御每分钟拦截18-24枚反舰导弹,如果近距离搭配使用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的话,能达到每分钟拦截30枚反舰导弹

10,消灭一个美军现役的航母战斗群需要多少枚反舰导弹,或者是鱼雷和导弹配合的话,这两者需要多少数量。

这个很难说,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要考虑由什么载具发射导弹,美军舰载机作战半径700公里,反舰导弹打不了这么远,战机或舰艇等发射导弹前首先要突破第一波舰载机的打击拦截,现在不考虑这个,假设已经突防,再者还要考虑反舰导弹的性能,这个差别也很大,超音速相比亚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强很多,一枚重型导弹即可重创一二两万吨级的军舰,做这样的假设:发射的反舰导道中80%为高亚音速重型导弹作低空突防,20%为性能较高的超音速导弹高速接近敌舰(这种情况比较符合中国现在能力),接下来计算美航母战斗群的拦截能力,通常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标准编成为:1艘现役航空母舰、2艘导弹巡洋舰(提康德罗加级)、2艘导弹驱逐舰(伯克级)、1艘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1艘护卫舰(佩里级)、1至2艘攻击型核潜艇(洛杉矶级),首先是由标准-2舰空导弹组成的中远程防空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宙斯盾系统,拦截距离100公里,一个航母战斗群大概最多携带300枚,但这些导弹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发射出去,一套宙斯盾系统的控制通道为8-12,也就说一次只能控制8-12枚导弹,按这样计算一个航母战斗群所有宙斯盾舰加起来一次性最多可以控制48枚,为了提高拦截概率,一般是采用2-3枚导弹同时对付一个目标,也就说一波次只能对付24个目标,假设这些目标全部拦截(实战中由于各种干扰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拦截精度的),反舰导弹从100公里接近到距离航母20-30公里仅需六到七分钟,宙斯盾系统最多能够进行3-4波次的拦截,也就是成功拦截80,90个目标,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而突防能力强的超音速导弹很多都可以突防成功,成为漏网之鱼,剩下的导弹到距离航母20-30公里,就进入到航母战斗群的近程防空火力范围内,主要是海麻雀,拉姆等组成的点防御系统,以及最末端的“密集阵”,像海麻雀,拉姆这些导弹的拦截精度挺高,但此时距离航母已经很近,数十秒即可到达,留给这些系统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而先进一点的反舰导弹在末端都会作突防机动,,主动释放一些干扰等,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拦截的难度,综合考虑这一层最多可以拦截40枚左右,接下来考虑突防成功的导弹需要多少枚才能瘫痪一个航母战斗群,使其丧失作战能力(注意不是击沉,只要丧失作战能力,一般飞机临空投掷铁制炸弹都能将其击沉),保守估计:航母 8枚以上 大型巡洋舰,驱逐舰 2-4枚 中小型军舰 1-2枚,按这样计算一个航母战斗群需要1*8+5*4+1*2=30,在考虑75%的命中概率,需要40枚左右,

将以上结果加起来就是攻击航母战斗群需要的导弹数量:90+40+40=170枚左右,这是非常粗略的估计,但应该很保守,有这么多我感觉应该差不多了,如果采用更加有效的战术,如使用电子战机或有特种战斗部的导弹进行进行压制性的电子干扰和欺骗,采用各种战机,潜艇,战舰掩护配合佯攻,需用的导弹数量可以更少

11,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战斗力有多强

作战编成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指定了防空(AAW)、反潜(ASW)、攻击(STK)、反舰(ASUW)、两栖战(AMW)、水雷战(MIW)和后勤支援(LOC)等7种新的作战模式。并据此确定了两种典型的作战编成:航母战斗群(CVBG)和水面战斗群(SAG)。前者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配以水面护航兵力、核潜艇及后勤作战支援舰艇等,主要使用飞机和中远程导弹对敌海上、空中和地面目标实施攻击?后者以战列舰为核心,配以水面护卫兵力,主要以直升机,中、远程导弹和大、中口径火炮对敌陆、海目标进行轰击。

航母战斗群的作战编成一般根据使命任务和威胁环境确定。一个具有较高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均具有防空、反潜、反舰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有3种典型的编成:在低威胁区巡逻或显示武力时,一般使用以1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称为单航母战斗群),通常配有4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4艘反潜型导弹驱护舰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时、制止危机和参与低强度战争时,通常使用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双航母战斗群),配以8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2~4艘攻击型核潜艇?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时使用以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配以9艘防空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1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5~6艘攻击型核潜艇。根据使命任务,航母战斗群还可和水面舰艇战斗群混合编成。如1987年,美国海军为海湾商船护航、在阿拉伯海实施武力威慑时,用的就是这种编成。后来,美国海军典型的编成是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

作战纵深

航母战斗群在各大洋游弋,随时面临来自空中、海面、水下和电磁四维空间的威胁,因此,必须攻防高举,既有强大的威慑力和突击力,又具有严密的自身防御能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美国航母战斗群从侦察预警到攻击掩护,均实现了空舰一体化、密切协调的攻防配系,具有攻防纵深大、层次多和火力强的特点。一个典型的双航母战斗群,通常采取远中近三层攻防火力配系,其中、第一、二层攻防配系用于对敌攻击和保护整个航母编队安全,第三层则主要是战斗群内各作战单元的自身防卫。其配系及能力如下:

(1)第一层:外防区,又称纵深防区,距母舰185~400公里。在此层防御区中,探测设备为军用侦察卫星、2个预警机中队的8架E-2C预警机、2个侦察机中队的6架RF-14A或RF-4F侦察机。此外,战斗群内的SPY-4A舰载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也可担负一定的防空预警任务。

主要作战兵力为航母舰载机,包括4个中队近50架携有空空导弹的F-14“雄猫”(Tomcat)战斗机和F/A-18“大黄蜂”(Hornet)战斗/攻击机,以执行驱逐敌战斗机、夺取并保持舰队制空权、截击敌轰炸机和拦截来袭巡航导弹等任务,作战半径700公里以上;6个中队约70架A-6E“入侵者”(Intrude)和A-7E“海盗”(Corsair)攻击机,主要执行攻击敌睡眠舰艇和轰炸敌纵深地面目标的任务;2个中队约20架S-3A/B“北欧海盗”(Viking)反潜机,配合P-3C“猎户座”(Orion)岸基大型反潜巡逻机和战斗群中的攻击型核潜艇在1000公里舰队活动范围内的海域实施反潜作战;2个中队约8架EA-6B“徘徊者”(Prowler)电子战飞机可配合攻击机和战斗机出击作战,实施电子干扰和压制。战斗群内各平台所携约350枚“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可对460公里以内的水面舰艇或2500公里以内的敌地面目标实施常规或核攻击。

(2)第二层:中防区,或称区域防御区,一般距母舰45~185公里。此层防御区中,主要探测设备为舰载预警机、侦察机、舰载SPY-1A相控阵雷达、SPS-43及SPS-49等远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区域防御武器和舰载直升机,战斗群中各平台携约330枚“战斧”巡航导弹和约290枚可潜射、空射或空投的射程110公里的“鱼叉”(Herpoon)中程反舰导弹,担负主要的舰队反舰任务。各护航舰艇所携近600枚射程45-120公里、速度2.5马赫的“标准”(Standard)I/U型导弹,主要对来袭敌机和导弹进行中空拦截;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在执行防空反导任务时,可部署在母舰外围,对来袭的飞机和导弹实施电子干扰,使攻击失效。战斗群各护航舰艇所携约40架直升机,主要担任中程反潜作战任务,兼顾执行目标指示和搜索救援任务。

(3)第三层:内防区,或称为点防御区,防御纵深距母舰0.1~45公里。在此层防御区内,主要探测设备为各种舰载雷达,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点防御武器。战斗群中各护航舰艇所携600枚“标准”防空导弹,可有效的拦截中距离的来袭飞机和导弹。当目标接近至距舰队约15公里时,可使用约150枚“北约海麻雀”点防御导弹和约20座高平两用炮进行拦截。最后一道防空反导防线由约30套“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和RBOC电子战系统组成“密集阵”可对100~200米的低空掠海目标进行末端拦截。战斗群内各舰所携共约220枚MK46、MK44鱼雷和160枚“阿斯洛克”(ASROC)反潜导弹,可对10公里内的敌潜艇实施攻击。

战术优势

美国航母战斗群编成综合作战能力很高,拥有三大优势:

一是纵深打击优势。美国航母舰载E-2C预警机可在距离航母370公里的空域连续值勤6小时,其机载雷达探测距离为300~700公里,可为舰队提供近30分钟的预警时间。美国一艘航母载机60~90架,其中80%是固定翼作战飞机,作战半径一般都在600公里以上。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可实施由上百架攻击机、战斗机组成的强大攻势。

二是多层攻防优势。美航母战斗群除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攻击力量和防御力量外,还可集中战斗群中各护航舰艇携多种武器进行自身防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攻防体系。其中,反潜反舰分别设有4道防线,对空防御则在100米~400公里的范围内设有6~7道防空反导拦截防线,因此,具有较高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和杀伤概率。

三是电磁对抗优势。美国航母上配有专用的电子战飞机。舰载电子设备也较先进,加之有E-2C预警机在作战中作为空中指挥所对整个战术行动进行指挥协调。使得电子侦察、压制和干扰等各种电子战手段运用得当、相互协调、软硬兼施,与整个编队的攻防火力配系配合默契,牢牢控制战区的制电磁权。

战术实施

美航母战斗群是具有水面、空中、水下及电磁多维作战能力的作战编成,需多兵种协同作战,其战术实施复杂,参战兵力和攻击批次较多,战术协调困难。因全球部署、远洋作战,往往需要孤军深入。因此,从航渡警戒、战前准备到最后攻击,均要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战术预案。目前,美航母战斗群的战术实施,有以下特点:

第一,加强航渡中的侦察警戒,扩大防御范围。为了防备突然袭击,航母战斗群在航行中特别强调防空反潜警戒,组成一个以预警和反潜兵力为签到,以防空兵力进行环行防卫的海空一体化的航行序列。战斗群中各护卫兵力全部按编队前进方向呈三角形展开,重点防范空中和水下威胁。
在对空警戒方面,航行序列中的对空警戒主呀由E-2C预警机、F-14战斗机和RF-4G等侦察机完成。其任务是:探明编队周围的潜在威胁,查明威胁的性质和编成,并将有关敌情速报战斗群指挥官。由于空舰导弹射程不断增加,航母战斗群的对空警戒范围已扩大到500~900公里。一般部署方案为:2架E-2C预警机部署在距母舰200公里左右的8000~9000米高空,负责对500公里内的海域700公里内的空域实施连续监视。6架F-14高性能超音速战斗机部署在编队前进方向上约350公里处,执行空中作战巡逻,该机携有射程110公里的“不死鸟”(Phoenix)和射程15公里的“响尾蛇”(Sidewinder)空空导弹,因而可对距母舰350~450公里的来袭敌机和巡航导弹进行拦截,并为执行警戒任务的E-2C和S-3反潜机提供空中保护。RF-4G等侦察机则根据需要或定期派往指定海域,进行重点侦察。

这种纵深警戒体系为编队的海上航渡提供了良好的防空条件,但为防备万一,编队常将3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部署在航行序列前方约100公里处,用于对未被及早发现或突防的来袭导弹实施电子干扰,使攻击失效。

各防空型舰艇一般部署在舰队内圈,为了便于机动和各平台使用无源干扰设备(如箔条弹、红外干扰弹等),内圈各护航舰一般采用梳了队形,在距母舰30公里半径内展开。

在反潜警戒方面,因潜艇素以“隐蔽歼敌”着称,加之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展,从而对航母战斗群形成巨大威胁。为了防备来自水下的突袭,航母战斗群在航渡中需努力扩大反潜防卫圈,尽量做到在潜射武器射程之外,发现并摧毁敌潜艇。目前,美航母战斗群航行状态下的正常反潜防御范围约为200公里,分为3层防御。

第1层,2架S-3反潜机部署在编队两侧或前方约200公里处,配合P-3C岸基反潜巡逻机、按一定航线进行反潜巡逻机。

第2层,2~4艘攻击型核潜艇呈弧形部署在战斗群航行序列的前方和侧翼,距母舰100~180公里,利用先进的潜艇综合声纳系统,可发现距潜艇60公里以上的低速航行潜艇,并使用反潜导弹和鱼雷实施攻击。
第1、2层反潜网的防御距离在150公里以上,可有效的在敌潜艇进入其潜射巡航导弹射程之前,将其摧毁。

第3层:主、防范对象是突破前两层防御并使用鱼雷攻击的敌潜艇。此层反潜兵力由3~4艘反潜驱逐舰及各护航舰艇所载反潜直升机组成。前者装有先进的SQR-19拖曳线列阵声纳,部署在距母舰5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后者一般部署在母舰前方20~30公里处,使用吊放声难、声纳浮标和磁探仪及机载、舰载鱼雷,实施战斗群的内层反潜。

第二,组成配合默契的多批次空中攻势。在攻防双方均大量采用高技术先进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从某种程度上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武器的正确使用和战术的灵活性及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美航母战斗群在使用舰载机攻击时,一般分为突击、徉动=压制防空兵器、电子干扰、指挥引导、侦察和掩护等7个战术群,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组成多批次攻势,既具有迅猛的攻击力又能为突击兵力提供极强的掩护力。

第三,依靠高度有效的战术指挥协调系统,组织多批次攻势,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在实施密集突袭或较为复杂的战术行动时,E-2C预警机便是空中指挥所,负责作战空域内各参战兵力及战术群间的指挥协调。它可准确掌握时机。实施多批次攻击,并严格掌握各战术群投入战斗的时机,保证诸战术行动的密切衔接。美航母战斗群在由E-2C负责传递领航诸元、引导各机群进入和占领有利阵位,实施空中管理、并协调各种武器的使用。突击完毕后,E-2C还可组织各战术群有秩序地撤离,使整个作战突击行动进退迅速,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并使多兵种兵力发挥最佳整体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