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
很多人都不了解申公巫臣,接下来跟着我一起看看。 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吴太伯与仲雍为了传位给季历,逃到了荆蛮之地,与当地民俗融合,断发纹身,用行动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争夺王位。吴太伯来到荆蛮之地传到第十九代吴王寿梦的时候,吴国开始与中原诸侯接轨。 晋景公以“联吴制楚”的政策,协助吴国逐渐强大,并且威胁到楚国。在笔者看来,吴国的兴起,实乃申公巫臣的功劳。 那么,申公巫臣本是楚人,为什么会出逃到了晋国?这件事情,要先从美艳妇人夏姬说起。 吴国的崛起,乃是春秋时期最大的变局之一,而亲手启动它的人,非申公巫臣莫属。申公巫臣叛楚奔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夏姬。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左传》说她:“天钟美于是”,亦称她作“尤物”。 《左传》云:“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 夏姬与陈国的一君二臣都有染,君为陈灵公,臣为孔宁和仪行父。陈国大夫泄冶忠言逆耳,惹火了陈灵公和他的乌合之众,反被杀害。陈灵公败坏国政、沉迷女色,臣子劝谏又不知悔改。最终,陈灵公因为失言,种下了杀身之祸。 杀陈灵公的人,正是夏征舒。夏征舒是美妇人夏姬的儿子,他一直在陈国为官。《左传》云:“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 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三人酒醉后说胡话,陈灵公说夏征舒长得像仪行父,仪行父也说夏征舒长得像陈灵公。这玩笑开得非常过分,也侮辱了夏征舒父母的名声。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夏征舒听闻此言之后,自然会愤愤不平。 正因如此,夏征舒趁其不备射死了陈灵公,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也作鸟兽散,逃往了楚国。楚国听闻陈灵公之死,意欲平此乱,便出兵攻打夏征舒。 楚庄王出兵攻克陈国,抓住夏征舒并对其施以“车裂之刑”。此时,楚庄王想将陈国纳为己有,而后因为申叔的劝导,楚庄王决定重新封立陈国。同年夏天,楚、陈两国定下了盟约,然而,到了冬天,楚国竟然又兴兵讨伐陈国。由此可见,楚国讨伐“夏征舒之乱”,其实只是幌子而已,楚庄王此举的本质,不过是要开拓疆域,好与晋国逐鹿中原罢了。 灭掉陈国之后,楚国得到了夏姬,而夏姬的美艳绝色,也让楚庄王怦然心动。楚庄王想要将夏姬占为己有,而申公巫臣以“君王之道”劝谏楚庄王,让他打退堂鼓:眼下收纳夏姬是贪其美色,“淫”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不仅如此,申公巫臣还举《周书》为例,奉劝楚庄王不应该占有夏姬,以免影响国家的气运。最终的结果是——楚庄王从之。 楚国重臣子反也欲娶夏姬,申公巫臣从命运巧合和占卜凶吉这两个角度入手,告诉子反——夏姬是不祥之人,与夏姬有关的人都死于非命,娶她恐怕将会落得悲惨的下场。申公巫臣的这一番话,也成功地打消了子反的念头。 楚庄王爱惜国家,子反惧怕死亡,由此看出申公巫臣是极有智慧的,他的说服之道也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都知道,最后申公巫臣带着夏姬私奔了。那么,夏姬本身同不同意私奔的行为?换言之,夏姬究竟是主动私奔还是被动私奔呢? 《左传》云:“巫臣使道焉……姬以告王。” 从“姬以告王”一句,可以推测出夏姬已经从被动变为了主动,由此可见,她自己主动打破了原本“无声”的形象。 一方面,如果夏姬不同意私奔,那么她必定不会告诉楚庄王她要去郑国的事情。在《左传》中,有关夏姬生活在陈国的记载里,并未曾见到她发表过任何的意见,甚至她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看起来像是任人摆布的可怜女子。然而,在《左传》中“王遣夏姬归”这一段中,夏姬却两次表达出了自己要去郑国的坚定意志。由此可见,夏姬对申公巫臣的感情完全是出于自愿的,她是想要和申公巫臣私奔的。 另一方面,楚庄王向申公巫臣确认此事之后,才让夏姬回到郑国,亦可见楚庄王对申公巫臣有着绝对的信任。纵然楚庄王待申公巫臣不薄,遗憾的是,申公巫臣仍旧千方百计地阻止其他人接近夏姬,实际上的原因是——申公巫臣自己想要娶夏姬。从“携夏姬私奔事件”就可以看出,申公巫臣已经为自己埋下了永不回楚国的伏笔。申公巫臣的背叛,对楚国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成功带着夏姬私奔的申公巫臣,他既心怀惊恐,又充满喜悦;他身为楚国股肱大臣,在楚国颇有功绩,竟然愿意为了一名女子离开熟悉的土地而重新开始,可见夏姬令人着迷的魅力,亦可见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又很冷血无情的性格。
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
申公巫臣叛楚后,带着夏姬逃到晋国,他的族人为他与夏姬的私奔付出了灭族的代价。而申公巫臣本人,依靠着向晋国提出助吴疲楚的策略,将楚国的军事情况告诉吴国,也换来了他在晋国的一官半职。 红颜祸水—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公主,据说夏姬长相艳丽,是当时一代美人,各国的王公贵族纷纷向郑国求娶夏姬。但夏姬生性风流,还未出阁之前,就与公子蛮私通。虽然夏姬天生美艳无比,但从夏姬的做派来看,不适合成为诸侯王后宫的女人,大有亡国妖姬的样子。于是她成年后,郑穆公就把她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为妻。可惜夏姬出嫁到陈国,依旧没有逃过妖姬的恶名。她的美貌让陈国上下觊觎,她也桃花不断。在夏御叔死后,夏姬就无所束缚,更加放荡不堪。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陈国的一君二臣皆与夏姬有关系,并且这四人还相当和谐,那叫一个风流快活。原本这君上有染臣妻就不是一件好事情,结果陈灵公还是众乐乐的主,不介意与臣子孔宁和仪行父一起分享夏姬,于是这几个人没事就在一起聚会,果不其然终于出事了。因为一次酒后胡言,这三人拿夏姬与夏御叔的儿子夏征舒长相开玩笑,互相调侃对方是夏征舒的生父。夏征舒听到后,怒气冲天,于是就拔箭射杀了陈灵公,其他两人吓得连忙逃亡楚国。 楚庄王破陈楚庄王是一代明君,当他听到陈灵公被射杀的消息后,便想利用此事攻打陈国,当然除了给陈灵公报仇以外,主要是给楚国谋福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王就是这么热心,巴不得谁家出什么内乱,不是支持他国公子夺位,就是发兵趁乱去打人家国家,能在战事中占点土地就占点土地,再不济勒索些钱财也好。反正出兵也是帮助人家平内乱,名正言顺地给自己国家搞福利。楚庄王几乎没费什么事,就成功破陈,夏征舒被处以极刑车裂而死,而夏姬就成为战利品被带到楚国。 申公巫臣对夏姬的一往情深按照楚庄王的意思,他是想将夏姬收入自己的后宫之中。别看当时夏姬已经30多岁,但人家美艳动人不说,还别有一番风情,楚庄王一见夏姬就动心,也明白了为什么陈灵公能够不顾君王尊严,也要与夏姬有染,可见这个夏姬是美得不可方物。同时对夏姬念念不忘的大有人在,比如楚国重臣子反,还有申公巫臣。申公巫臣要想与这两人争夺夏姬,他还不够分量,好在他能言善道,他以君王之道劝诫楚庄王放弃夏姬,江山与美人之间,楚庄王还是更在意江山,于是夏姬便无缘走进楚庄王的后宫之中。 之后申公巫臣又拿占卜一事做文章,就说夏姬为不祥之人,与夏姬有染的人,没有一个好结局,子反也深信不已,最后放弃夏姬。后来夏姬被许给了年迈的楚臣连尹襄老,不久连尹襄老就战死,夏姬又成为寡妇。别看夏姬那时已经40多岁,可依旧光彩照人。在先秦时代女子到40岁,基本上就是奶奶级人物,就算贵族保养得当,想要有万人迷的境况,也不合常理。但夏姬似乎就是个不会老,且魅力四射的女人,申公巫臣对她一直念念不忘。 之后申公巫臣看准机会就带着夏姬私奔,逃出楚国。申公巫臣是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可申公巫臣的族人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子反才明白过来,原来当年申公巫臣拼命拦着自己娶夏姬,不过是为了以后他自己能霸占夏姬,子反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带人灭掉了申公巫臣的族人。后来申公巫臣因为向晋国献计,帮助晋国对付楚国,靠着出卖祖国的资本,申公巫臣在晋国也过上了官僚生活。
巫臣的生平
宣公十二年冬,楚庄王讨伐萧国,宋国的华椒联合蔡国解救萧国。萧国人囚禁了楚国的熊相宜僚以及公子丙。楚庄王说:“不要杀他们两个人,我立即退兵。”可是萧国人还是把二人杀了。庄王大怒,于是率重兵围困萧国,萧军抵挡不住溃败了。申公巫臣对庄王说:“很多士兵们都苦寒于冬天的气温。”庄王听了,就亲自巡视军队,拊问慰勉将士。将士们感到如同穿了绵袄一样温暖。宣公十一年,楚庄王破陈国,他见到夏徵舒的母亲夏姬十分美丽。楚庄王、子反(楚公子侧,庄王的弟弟)都想娶夏姬,都被巫臣婉转的劝说了。可是,楚庄王把夏姬嫁给了连尹襄老。邲之战中,巫臣暗箭杀死连尹襄老,连尹襄老的尸体被晋国将军荀首带回。巫臣以接连尹襄老的尸体为名,送夏姬到了郑国(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两人由郑国逃到了晋国,被晋景公任命为邢大夫。子反大怒,诛灭巫臣全家。成公七年,巫臣建议晋国联合吴国,夹击楚国。巫臣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这成为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成公八年,晋景公派遣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借道于莒国。巫臣和莒君渠丘公站在城池边说话,巫臣说:“城墙看起来很破败了!”莒君说:“敝国偏远穷陋,处在蛮夷之地,哪个会打我的主意呢?”申公巫臣回答:“那些处心积虑企图开疆辟土以求有处于自己国家的,什么地方没有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大国。只是这些大国有的打小国的主意,有的暂时顾不上而已。一个重敢的匹夫尚且知道关闭好内外门户,何况是一个诸侯国呢?”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从陈国出兵征讨莒国,围困国都渠丘。果然如巫臣的预料,渠丘城防失修,很快就兵败城陷。城中百姓溃逃到莒城。初五日,楚军进入渠丘城。楚军进而围困莒城,莒城的城守也很差,十七日,莒城也被攻陷了。楚军乘胜进入郓城,这都是莒国没有战备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