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知识 > 正文
农村将不再分配土地?土地承包再延迟30年,一起来看2022最新解读
农村将不再分配土地?土地承包再延迟30年,一起来看2022最新解读
提示:

农村将不再分配土地?土地承包再延迟30年,一起来看2022最新解读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农业发展大国,是凭借着“棉花产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头衔,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的“农业大国”。一、为什么说农业是国家的发展之基呢?这一点从中国的农业从业者中便可窥见。最新数据显示,全中国约有5.6亿农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由于我国地少人多的特点,让中国对于世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中国的神奇之处其一就在于以不足世界9%的土地,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知道,这是其他国家难以实现的。二、中国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这就要从我国近5.6亿的农民说起。他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他人解决粮食需求、日用需求。由此可见,土地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有着无法比拟的价值。土地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土地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常说:“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农村土地是农民解决温饱、增加收入的重要基础资源,对农民而言,土地不仅仅是“工作”的场所,更寄托着一家老小的期盼;是劳动对象,更是重要的劳动资料。与此同时,大国小农也将会是我国农业需要长期面对的农情,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农户为主,长久以来,农村土地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出现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等现象,造成了农村人口减少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劳动力不足,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村土地闲置的情况也就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资源闲置等问题,国家也针对农村区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在今年发布《关于实施2022年全面推进农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政策明确指出了在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政策出台后,农村土地不再分配的消息也随之而来,这代表着未来30年内农村将不会再规模化的调整土地,也将不再进行土地分配,这个消息引起了老百姓们的特别收藏和担忧。三、这个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呢?是不是空穴来风?2022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落实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其中一个重点信息就是,我们国家会以农村为中心进行改革,设置试点。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期30年的试点改革工作,并计划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部分县开展整县延包试点。也就是说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由此看来,虽然暂时没有证实“土地不再分配”这件事是否真实,但这个话题的由来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四、2022年最新解读来了,我们要怎样看待呢?从以上两份权威文件看来,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政策是可以确定的,所以基本可以确定了从2027年到2057年农村将不再大规模调整土地,进行土地分配工作这件事。对于这件事情是好是坏,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本身没有土地,或者是分配到的土地较少,正在等待再次分配土地的农民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对广大承包土地的农民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再者,对目前的农村状况来说,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的人开始增加,即使分配了土地,大多最终都会闲置下来。农村土地延包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流转过快,资源闲置过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土地承包引起的纠纷,稳定了承包权。因此,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农村农业安全、稳步、快速的发展,试行土地“延包”政策势在必行。因此,在面对“农村土地不再分配”这样无法确定真伪的信息时,我们要保持警惕,理性看待、认真解读,相信官方权威的消息,并持续收藏最新消息,了解相关政策与信息真实性,不盲目散播不实消息,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土地承包又出新规,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
提示:

土地承包又出新规,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

土地承包又出新规,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 土地对农民十分重要,农民可以在土地上建房,也可以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尤其是那些依靠种地养家的农民,他们离不开土地,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各项政策稳步落实,涉及土地政策方面,想必农民十分关注,可能一些农民还不知道,第二轮土地承包不久就要到期。 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他们希望自己可以获得土地,因为土地可以解决一些农民的温饱问题。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民自己当家做主,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改变土地性质。国家十分重视农民的生活,每年出台一些政策,这些政策离不开村干部落实。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未来农村土地价值可能越来越高,涉及土地承包方面,农民应该有个基本了解,那就是土地承包到期后,是否会继续延长承包时间,没地的农民该怎么办?这不土地承包又出新规,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一):土地承包又出新规 可能有的农民不知道,农村土地承包法有这样的规定,那就是农民承包土地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剥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男子和妇女有平等的权利,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由此可见,土地管理变得越来越严格,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一些无主土地,村集体可以收回。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会延长承包时间,这意味着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民不用担心土地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到,土地承包到期后延期三十年,试点范围再扩大,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比如:河南省发布一号文件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安徽省颍东区推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二):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 对于没有地的农民来说,他们希望可以获得土地,那2023年农村会重新分配土地吗?很明确告诉农民朋友,2023年农村不会重新分配土地,因为国家没有公布相应的通知,再加上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会延长承包时间,所以重新分配土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地的农民可以申请土地,详情如下所示:一:没地农民可以申请村集体预留机动地;二:没地农民可以依法开荒获得土地;三:同村土地承包权流转获得土地;_总之,土地经营权可以自愿流转,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2023年农村不会重新分配土地,因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会延长承包时间,一些地区会再次延长30年,这意味着农民与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

最新农情调度:全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粮食丰收在望,还有啥信息值得关注?
提示:

最新农情调度:全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粮食丰收在望,还有啥信息值得关注?

还有秋粮增产这条信息值得关注。 总体来说,我国秋粮长势总体政策,粮食丰收在望。这证明我党和政府在保障粮食生产方面功不可没。虽然说我国今年夏天部分地区遭遇到了干旱。但是并没有对秋粮产量造成巨大影响。具体来说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秋粮产量同比去年增长,干旱造成粮食损失有限,水稻产量稳定。以下将具体解释: 第一、全国秋粮长势正常粮食丰收在望,秋粮产量比去年增长值得关注:秋粮生产最值得关注一点就是产量,秋粮产量也是秋粮生产最核心问题,因为秋粮直接关系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全国人民吃饭问题。所以产量是重中之重。不过今年秋粮产量形势喜人。根据农情调度数据参考,今年秋粮产量比去年同期产量增长百分之十。可以说今年秋粮是一次大丰收。这次大丰收与我国普及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有关。所以说秋粮产量增长这一点值得关注。 第二、全国秋粮长势正常粮食丰收在望,干旱几乎没造成损失值得关注:因为今年夏天气温很高,我国很多地区遭遇了干旱。但是在我党努力协调之下,并没有因为干旱而使得粮食缺水。干旱地区通过抽取地下水等措施保证正常灌溉。这样一来粮食长势良好最终喜迎丰收。 所以干旱几乎没造成损失值得关注。 第三、全国秋粮长势正常粮食丰收在望,水稻产量非常稳定很值得关注:因为大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部分地区主食,所以说水稻产量是否稳定非常重要。几年夏天虽然多地遭遇干旱。但是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和东北地区水稻产量都没有因此而减少,非常稳定。所以水稻产量稳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