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百度直接输入“511事件”就能搜索到相关的新闻等,本来想拷贝过来给你的,但是提交回答时,说什么有不合适的语言...百度啊...真是很CAO DAN....
刚找到的:5月23日《南方周末》一改多年的犀利文风,以十分谨慎的措辞,报道了程树良教授“嫖娼致死案”的官方结论及民间种种疑点。
程树良的身份是:44岁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武汉理工大学副主委,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得主。
黄梅县官方的结论是:程于5月11日8时20分进黄梅县城一美容厅,先洗头,洗完头后上二楼按摩,按摩后程即问“有没有打炮”,“打完炮”后店老板举报,民警闻讯前来执法,欲将其带往派出所,途中程不服管教,自己跳车,送往医院抢救,不治身亡。事发后县里成立专案组调查,警察没有打人,但确有看管不严的责任。
湖北省、黄冈市司法部门也参与此案的调查。5月15日上午,市检察院、市法院及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法医联合对程进行尸检。尸检结果证明程嫖过娼(“妓女体内残留物与程血型相同”),死亡原因系自己跳车,头部着地。这次官方更加细致地通报案情细节,主要一点就是程不愿用避孕套,以致有残留物在妓女体内。官方结论值得一提的变动是,原说报警者是发廊老板,这次说是匿名电话,报警者无法找到。
先别说民间种种与官方结论相左的言论,单就上面的官方结论作分析:教授嫖娼居然不用避孕套,难道他不怕染上性病、艾滋病!难道他故意让妓女体内有自己的残留物以便官方化验!5月11日嫖娼,5月15日尸检,5月20日公布尸检结论,这三者之间的间隙能不能说明一些问题?报道中没有说明妓女体内的残留物是什么时候取样的。根据报道中所写,警察接到报警后前来抓程树良,发廊老板、妓女并没有抓。为什么不抓他们,这里苟且不究,按理说妓女应逃之夭夭才对,为什么会等着执法人员什么时候来取样?如果程真的嫖了娼,其残留物在妓女体内能存留多久呢?在取样之前妓女小便、清洗或重新接客会影响所谓程的残留物的存留吗?
关于报警者从发廊老板改为匿名电话,如果是编故事写小说,这一改动使情节显得“合情合理”一些。试想,发廊中有小姐卖淫,老板对警察应避之唯恐不及,何故主动邀请警察!但是作为官方结论,可以根据“情节的合理性”而重新确定谁是报警者吗?
民间议论纷纷,而官方结论中,却没有目击群众的证言。
目击群众称,8时40分看见一个“长子”(警察)扭住程不放,而这时“长子”已完成了抓嫖的过程,并与程相持了一段时间。按照官方的死者8时20分进发廊的说法,意味着程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要经历洗头、按摩、等人叫来妓女(官方又说妓女是发廊从外面叫来的)、嫖娼、付款等事情。请问:有这么快的“工作效率”吗?
且撇开程有没有嫖娼的问题,回过头来看程是怎样死的。官方的结论说:程自己跳车、头部着地而死。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程已死,法医们是怎么知道他一定是自己跳车呢?就算企图逃跑也可能会跌死,但为什么会头部着地呀!按《南方周末》记者的说法,他在黄梅采访时,“警察打死教授”之说已经传遍黄梅县城,全城笼罩着一种异常的气氛。14日下午,黄梅县主要领导召集紧急会议,要求所有干部不要起哄,不要信谣、传谣,“要相信黄梅县委、县政府有能力把这件事摆平!”他们不说“处理好这件事”,而说“摆平”。
程树良生前同事纷纷反映:程的死,使武汉理工大学少了一名称职的教授,少了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有些经常和程在一块的同事说,程性格耿直,出差在外,从来不去娱乐场所,业余爱好是抽烟、上机。
黄梅百姓向记者反映,肇事发廊周围百米内还有两家“黑发廊”,派出所经常到这里抓“嫖”,被抓的有服服帖帖跟着走的,有不服而挨了打的。不过这些人是不是嫖了很难说。有的人路过发廊看见小姐在门前招呼,稍一犹豫就有可能被拉进去。有位的士司机告诉记者:这些发廊,“你们外地人最好连边也别沾!”
一位政府官员称:在黄梅,每抓到一个嫖客罚款3000-5000元,甚至更多,交了罚款就放人。一位民警说:“我们确实有创收的任务。”
刘良军人物介绍
刘良军刘良军,教授,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于湖北荆门,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业,法学学士。现为中共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荆门分院特聘研究员,荆楚理工学院外聘教授,荆门市工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文名:刘良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荆门出生日期:1972年职业:荆门市委党校教授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代表作品:《当前农业生产“怕”什么》,《说“沟通”》......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人物成就刘良军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粮食经济》、《中国农业信息》、《中国证券期货》、《中国集体经济》、《网络财富》、《现代企业文化》、湖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海大学《秘书》、《干部教育报》、《秘书之友》、《秘书工作》、《办公室业务》、《粮食加工》、《农产品加工》、山西省委《前进》、湖北省委《党员生活》、湖北省委《调查与研究》、《湖北地税》、《重庆工运》、《荆门日报》、《荆门晚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理论文章五百多万字;为相关单位与个人撰写文章与材料30多万字;在《上海小说》等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获奖情况2010年——2011年一、国家级(核心)刊物(13篇)1,《说“沟通”》——中国《人民日报》11.22第4版;1200字;2,《当前农业生产“怕”什么》——《中国粮食经济》8期;3000字;3,《关于“粮食”的断想》——《中国粮食经济》10期;5000字;4,《吃得饱、吃得好与吃得起》——《中国粮食经济》6期;4000字;5,《全球视野下我国粮食价格走势分析》——《中国粮食经济》1期;5500字;6,《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信息》4期下;6500字;7,《推动“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中国农业信息》5期下;7500字;8,《正确看待“牢骚”》——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4期;1700字;9,《机关生活中的“吃饭”问题》——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9期;5000字;10,《“有时间”与“没时间”》——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10期;1800字;11,《国外农业合作社运营机制日益多样化》——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农村金融研究》9期;380字;12,《漳河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华辞赋》5期;1800字;13,《尽量喊职务》——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11期;3000字。二、省级刊物(8篇)1,《论中共90年来的“民生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3期;6000字;2,《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湖北党校《干部教育报》7.15第3版;4500字;3,第一作者:《论新形势下构建“服务型工商”》——《现代物业》4期;5500字;4,《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期;10000字;5,《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重庆工运》8期;5000字;6,《略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云南团省委《青年与社会》1期;6000字;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山西省委机关刊物《前进》10期;6000字;8,《论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期;7500字。三、市级刊物(17篇)1,《甘当“红色导游”》——荆门市委《红色记忆》专集6.24;2,《对“生态荆门”的理论诠释》——《荆门日报》9.20第7版;3000字;3,《多途径构建“民生荆门”》——《荆门日报》12.12第6版;2500字;4,《对移动改变生活的“强烈控诉”》——《荆门日报》9.6第2版;2000字;5,《浅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荆门日报》8.30第7版;2500字;6,《刍议“公路科学治超”》——《荆门晚报》8.19;800字;7,《消费论》——《荆门社会科学》2期;2800字;8,《投资中的“鸡蛋法则”》——《荆门社会科学》2期;2000字;9,《“油焖大虾”的创富启示》——《荆门日报》6.16第3版;2000字;10,《论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民生观”》——《荆门日报》6.27第7版;2500字;11,《让价格回归理性》——《荆门日报》6.20第7版;2500字;12,《党员干部必须做诚信的表率》——《荆门日报》5.30第7版;3000字;13,《别对着“牢骚”发牢骚》——《荆门日报》5.6第版;2500字;14,第一作者:《扩大民间投资有良方》——《荆门日报》12.30第3版;800字;15,第一作者:《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荆门日报》4.11第6版;3000字;16,《公民意识与民生》——《荆门社会科学》4期;2000字;17,《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荆门日报》11.14第7版;2200字。2011年——2012年一、国家级(或核心)报刊发表的文章(共21篇)1,《不能“过了节再说”》,280字,《人民日报》2012,1,8第1版;2,《“边做边说”与“做了要说”》,1500字,《人民日报》2012,6,4第4版;3,《做好农民增收的加减乘除法》,2500字,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2012第7期;4,《领导为何爱“打岔”》,2000字,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2012第3期;5,《基层民警如何践行雷锋精神》,3000字,公安部《人民公安报》2012,3,11第3版;6,《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8000字,全国农经核心期刊《上海农村经济》2012第8期;7,《谈生活秘书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坚守》,2000字,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2012第8期;8,《莫让严肃变庸俗》,300字,公安部《人民公安报》2012,10,18第3版;9,《派出所民警要甘于在“小”字上作文章》,200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派出所工作》2012第10期;10,《微笑型领导:非正式权力的运用》,2000字,中国领导科学权威期刊《领导科学论坛》2012第11期(上);11,《沟通是构建“和谐机关”的法宝》,3500字,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2012第10期;12,《“1+N”模式:社区警务社会化的创新之举》,800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安教育》2012第10期;13,《忠诚是人民警察的灵魂》,3500字,《人民公安报》2012,10,21第3版;14,《对“粮食银行”的再思考》,10000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粮食加工》2012第2期;15,《酒桌上有大小》,2200字,全国办公类核心期刊《办公室业务》2011第12期;16,《领导干部应注重服饰修养》,2000字,中直党建网2012,2,7;17,《如何科学拟定“干部下挂”》,2200字,半月谈杂志社《半月谈网》2012,1,20;18,《被各种“庆典”绑架的地方官们》,2200字,人民网《时政频道》2011,12,30;19,《警惕农村“能人”回报家乡的变异》,1700字,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2012第2期;20,《让“粮食银行”科学有序运转》,8000字,《中国粮食经济》2012第7期;21,《从基本经济理论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5500字,《中国粮食经济》2012第1期;二、省级报刊发表的文章(共27篇)1,《学会与群众打交道》,4000字,《安徽党校报》2012,10,10第3版;2,《走出虚与实的纠结与迷惑》,2000字,《当代陕西》2012第9期;3,《食品安全“守护神”的位置不能动摇》,3500字,《陕西安全》2012第8期;4,《重视年轻干部伦理道德教育》,300字,《湖北日报》2012,6,8第11版;5,《党员的个性不能游离于党性之外》,2000字,湖北省委《党员生活》2012第6期;6,《生活秘书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坚守》,2500字,上海大学《秘书》2012第9期;7,《基层民警要甘于在“小”字上作文章》,2800字,《湖北警察》2012第4期;8,《对土地年租金收缴工作的思考》,7000字,《上海土地》2012第5期;9,《党校教学中的“人”与“花”》,1800字,《安徽党校报》2012,11,10第2版;10,《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思考》,12000字,《重庆经济》2012第6期;11,《“三化”同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6000字,荣获湖北省党校系统“2012年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研讨会”一等奖;12,《党校“师生关系”论》,3000字,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2012,9,30第4版;13,《土地年租金征收工作的思考》,7000字,《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学报》2012第3期;14,《检查评比不是最终目的》,1500字,重庆《城市管理》2012第11期;15,《论总部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完善》,6000字,《湖北地税》2012第9期;16,《对公安机关可持续提升警力的思考》,10000字,《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第1期;17,《警务创新力促社区和谐》,4000字,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研究》2012第4期;18,《对“粮食银行”的再思考》,10000字,《陕西粮食经济》2012第1期;19,《创新农业科技》,450字,《湖北日报》2012,4,11第15版;20,《也说“过了元旦再说”》,1700字,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2011,12,30第4版;21,《百姓眼中的“稳中求进”》,1200字,湖北省委《党员生活》2012第2期;22,《警务议事会: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3200字,湖北省公安厅《湖北公安简报》2012,2,14;23,《党员干部应找准自己的位置》,3000字,《干部教育报》2012,5,30第4版;24,《繁荣农村文化不妨从发展“稻场文化”开始》,2800字,《浙江新农村》2012第2期;25,《辩证地看待“说”和“做”》,2000字,上海大学《秘书》2012第6期;26,《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税收扶持》,5500字,《湖北地税》2012第3期;27,《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3800字,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2012,11,30第3版;三、市级刊物发表的文章(共26篇)1,《适应是一种能力》,1500字,《荆门日报》2012,10,20第3版;2,《传承农耕文化,管好交通安全》,2000字,《荆门晚报》2012,10,19第12版;3,《畅通中国农谷之“脉”》,1500字,《荆门日报》2012,10,17第3版;4,《高考,在考验着什么》,2000字,《荆门职工》2012第4期;5,《当“月饼”成为收藏品》,700字,《荆门日报》2012,9,25第7版;6,《年轻干部应力戒四种不良习气》,1500字,《荆门日报》2012,9,1第3版;7,《咬紧“农”字不放松》,2000字,《荆门日报》2012,11,21第3版;8,《进一步丰富与创新李白杨精神的内涵》,1500字,《荆门晚报》2012,11,9,B5版;9,《让乡村医务室成为农民的“贴心人”》,600字,《荆门日报》2012,11,6第4版;10,《由“妞妞的暑假”看城乡之别》,1600字,《荆门职工》2012第5期;11,《也说“过了春节再说”》,800字,《荆门日报》2012,1,12第4版;12,《论中国农谷建设中农产品品牌的培育》,3500字,《荆门日报》2012,2,25第3版;13,《和谐社会尽显女性魅力》,2000字,《荆门日报》2012,3,10第3版;14,《重视乡村公路“生命线”》,1200字,《荆门日报》2012,3,3第2版;15,《创新未成年人帮扶新模式》,1100字,《荆门日报》2012,3,1第3版;16,《慎提“开学经济”》,1300字,《荆门日报》2012,2,13第3版;17,《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供给的分配保障》,3000字,《荆门日报》2012,2,11第6版;18,《稳中求进构建“幸福荆门”》,1300字,《荆门晚报》2012,2,13,A4版;19,《警务议事会: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3000字,《荆门日报》2012,1,14第3版;20,《“尽孝”不能止于“过年”》,600字,《荆门日报》2012,1,31第7版;21,《应繁荣“稻场文化”》,800字,《荆门日报》2012,5,29第3版;22,《论中国农谷建设中农产品品牌的培育》,4500字,中共荆门市委《荆门研究》2012第2期;23,《新时期“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要着力点》,5000字,中共荆门市委《荆门研究》2012第3期;24,《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000字,《荆门社会科学》2012第1期;25,《努力建设“美丽农谷”》,1300字,《荆门日报》2012,12,12第3版;26,《看待重组家庭,莫戴“有色眼镜”》,1600字,《荆门晚报》2012,12,8第15版。(完)获奖情况(一)4项市级奖励1,被《荆门日报》评为2010年度“十佳通讯员”——荆门日报社;2,在省十三运征文活动中荣获1等奖——荆门市委宣传部;3,荆门市纪念建党90周年论文征集活动中荣获1等奖——荆门市委宣传部;4,《甘当“红色导游”》获荆门市委纪念建党90周年3等奖;(二)3项省级奖励1,纪念建党90周年暨弘扬延安精神征文活动中荣获3等奖——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2,湖北省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荣获3等奖——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3,《论中共90年来的“民生观”》入选全省党校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共湖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