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拔和拨怎么组词

“拔”组词:海拔、挺拔、提拔 “拨”组词:拨款、拨弄 词语解释: 1、海拔 陆地或山岳高出平均海面的高度。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这儿属于亚热带,但又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正当着喜马拉雅山的横断山脉,海拔相当高。”徐迟《黄山记》二:“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一八六○公尺的莲花峰。” 2、挺拔 刚健有力。《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3、提拔 犹挑选。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因为我向来就没有格外用力或格外偷懒的作品,所以也没有自以为特别高妙,配得上提拔出来的作品。” 4、拨款 拨付或汇划款项。茅盾《童年·长寿夫妇的悲剧》:“本镇市房多少间,该收房租多少,每年该拨款若干以备修理市房。”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起先还能接到K的信和钱,后来不但信稀了,连拨款也十分困难。” 5、拨弄 来回拨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六:“他的两只手忙碌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发出清脆的格格的音响。”吴组缃《山洪》一:“一边忙着用长柄推筢在石臼里拨弄着。”
2,“拔”和“拨”分别可以怎么组词?
拔bá :拔剑、拔牙、拔河、开拔、提拔、选拔、海拔、拔苗助长、拔刀相助、坚韧不拔、出类拔萃、一毛不拔。 拨bō:挑拨离间、挑拨、拨云撩雨、支拨、拨乱反正、分星拨两、拨乱济时、拨草瞻风、拨雨撩云。 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 释义: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拨乱济时[bō luàn jì shí] 释义: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出处:《晋书·武帝纪》:“太祖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 拨雨撩云[bō yǔ liáo yún] 释义: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3,拨的组词和 拼音?
拨拼音:bō,拨号、 拨款 、拨发 、荜拨、 拨拉 、拨子。 1、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2、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3、治理:拨乱反正。 4、掉转:拨转马头。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荜拨 [bì bō] 也作荜茇。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卵状心形,花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浆果卵形。干燥果穗入药,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等作用。 划拨 [huà bō] 1.(把款项或账目)从某一单位或户头转到另一单位或户头:这笔款由银行~。 拨浪鼓 [bō lang gǔ] 玩具,带把儿的小鼓,来回转动时,两旁系在短绳上的鼓槌击鼓做声。也作波浪鼓。 拨子 [bō zi] 用来弹拨拨弦乐器(如里拉琴,曼多林)的小薄片。 土拨鼠 [tǔ bō shǔ] 旱獭。
4,“拔”字注音,组词。“拨”字注音,组词
拼音 :bá 组词: 1、拔河[bá hé] 一种体育运动,人数相等的两队队员,分别握住长绳两端,向相反方向用力拉绳,把绳上系着标志的一点拉过规定界线为胜。 2、拔起[bá qǐ] 突然兴起。 3、海拔[hǎi bá] 从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 848.13米。 4、挺拔[tǐng bá] 直立而高耸。 5、开拔[kāi bá] (军队)由驻地或休息处出发了。 6、拔营[bá yíng] 指军队从驻地出发转移。 7、峭拔[qiào bá] (山)高而陡。 8、选拔[xuǎn bá] 挑选(人才)。 扩展资料意思: 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草。 2、吸出(毒气等):~毒。 3、挑选(多指人才):选~。 4、向高提:~嗓子。 5、超出;高出:出类~萃。 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敌军三个据点。 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