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华尔脱惠特曼简介
- 2,花儿拼音要不要省去e是写成【huar】还是【huaer】
- 3,普通话的由来?
- 4,普通话等级怎么划分的.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
- 6,华二是民办还是公办
- 7,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是几年制的?
1,华尔脱惠特曼简介

华尔脱惠特曼
1810年5月31日,华尔脱•惠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经济拮据,他只读过几年小学,11岁就辍学了。惠特曼做过勤杂工、学徒、排字工人、乡村小学教师等。
惠特曼从183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1842年他担任《纽约曙光》报的编辑。1846年初,他又担任《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因在该报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文章,于1848年1月被解职。后来还担任过《自由民》报的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40年离开新闻界。
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内战期间,诗人自动到纽约百汇医院作看护,后来又在华盛顿的军医院里服务。1873年,惠特曼不幸得半身不遂之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于1892年病重去世。
惠特曼的第一部诗集是《草叶集》,1855年在纽约出版时只有94项,包括12首诗作,到1882年版时,已增加到372首诗作;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真实记录这场革命战争的《鼓专用集》;林肯总统被刺后,他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在有名的《神秘的号手》一诗中,他乐观地描绘了未来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惠特曼的名字,中国人民是早已熟悉的。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在名诗《匪徒颂》中就赞扬过惠特曼为文艺革命家。
齐白石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2,花儿拼音要不要省去e是写成【huar】还是【huaer】
写成【huar】因为花儿是儿化韵,单纯词,即单音节词,相当于一个音节,所以写成【huar】是正确的。如果写成【huaer】就成了合成词,那就写错了。 注意不是所有带“儿”的词都要省掉e,只有“儿化韵”的音节才才这么写,记住儿化韵音节表示的是一个音节。一些带“儿”的词,例如头儿、卷儿这些就不是儿化韵,这些都是合成词,所以就应该写成【huaer】。 扩展资料:儿化音: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 如:“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 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n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 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er不能儿化外(ueng一般也不儿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红花儿。 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一点儿、小米儿。 确定词性。兼作动词、名词或兼作形容词、名词的词,儿化后确定为名词词性。例如:盖--盖儿、尖--尖儿。 区别词义。例如:儿(脑袋)--头儿(带头的、领导人)、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的粉末或指毒品海洛因) 。
3,普通话的由来?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 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扩展资料: 普通话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 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 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
4,普通话等级怎么划分的.
普通话等级是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的,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来源: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扩展资料: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1、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2、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3、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4、二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子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 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5、三级甲等: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6、三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普通话水平测试 百度百科_普通话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
周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为什么是第一个呢?下面,请看我的详细论证。
1、国家出现的标准是什么?,国家形成最重要的标准是宗教的出现,并在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礼仪。国家不能没有宗教,因为宗教是意识形态的支配性力量,意识形态没有宗教就不成其为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宗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而国家不能没有意识形态而存在。国家的本质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统治机器。也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统治机器。宗教决定国家,没有宗教,也就没有国家。
2、 周朝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这种国家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的。国家只有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才是真正的国家。周公创立了周礼,周礼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属于宗教,虽然仅是低级的宗教,但绝对不属于像商朝占卜那样的巫术,因为巫术并不是宗教。周朝在周礼——这种儒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制度。
3、周朝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宗教,更没有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国家,商朝的占卜不是宗教,而是巫术,巫术并不是宗教。商朝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因为商朝并没有宗教,只有巫术,并没有形成意识形态,既然没有意识形态,也就没有国家的产生,商朝只能算是氏族制部落联盟,但是商朝已经向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商朝是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是国家出现前的过渡阶段。
4、再者,商朝是十分野蛮的,不配称为国家,殷人好战,处于野蛮状态,重祭祀,无礼仪,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制度。而周人重礼仪,重人文,只有周人建立的周朝才是第一个国家,因为意识形态——周礼已经出现,宗教——儒教已经出现,并在周礼或儒教的基础上建立了统治机器,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而意识形态或宗教在商朝并没有出现, 商朝根本不是一个国家,只能是一个野蛮的氏族制部落联盟。
5、周朝因为有了周礼,有了儒教,于是有了宗法制的出现,确保了国家的建立和统治,而上述宗法制,或者宗教在商朝根本没有出现,商朝根本没有出现像周朝的宗法制那样的社会礼仪制度体系,因此根本没有国家赖以生存的土壤,因为国家要生活在社会礼仪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正因为商朝没有这个基础,因此说商朝还不是国家。
6、同理,商朝之前的社会也没有上述国家的基础,没有宗教,因此商朝之前中国历史上更没有国家,这样,周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文明的历史应当从国家形成开始算起,只有国家的形成,才使得一个民族真正进入了文明历史,有了文字的出现还不能算真正的文明的开始,文明的开端应当是国家的形成,只有国家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才真正有了文明的土壤,才真正展开其真正的历史。也就是说,文明离不开国家,文明要是没有国家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
因此,综合上述结论,即使商朝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商朝还不是国家,而只有到了国家的形成才真正进入了文明历史,或者说,只有国家形成了才真正进入了真正的历史。换句话说,只有国家的出现才真正进入了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周朝,因此,中国历史应当从周朝算起,也就是说,中国只有3千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周朝,中国历史应当从周朝开始算起,中国只有3千年的历史。
6,华二是民办还是公办
华二是民办。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No.2 High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教示范基地等。 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有中外学生2330人;有专任教师260余人。 所获荣誉 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特色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绿色环保学校、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实验室与专用教室建设管理先进学校、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7,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是几年制的?
6年制。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联手狄邦教育集团,共同打造的一所15年一贯制双语学校。 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是一所融汇中美教育之长、着眼未来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国际化双语学校。学校秉承华师大二附中“追求卓越,培养创造未来的人”的办学思想。 融合狄邦30年来深耕国际教育的全方位经验与“全人教育”传统,结合美国精英私立高中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为2-18岁中外籍学生构建一个融贯中西教育、关注个体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扩展资料: 第一类是由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开办的国际学校(简称为“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如上海美国人学校、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等。 第二类是同时招收中国学生又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州亚加达国际预科,广州市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这类学校采用国际课程(IB),有独立的校园,其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硬件设施和学生构成都市国际化的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