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编程 > 正文
实验室基础操作知识有哪些?
实验室基础操作知识有哪些?
提示:

实验室基础操作知识有哪些?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也不得用舌头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也就是,五官中“舌头”这一器官是不能派上用场的。




②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及密度大的金属颗粒用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应把试管横放,把药品送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竖起。







③液体药品取用时应注意:试剂瓶盖取下后倒放桌上,倾倒药品标签朝向手心。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一两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如下: 一、实验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或误操作,如使用易挥发的化学试剂时,不安操作要求,不及时加盖;高压高能的实验装置操作不当或不合格;蒸馏或浓缩易挥发的有毒化学试剂时,未在通风厨中进行操作等。 二、实验室危险物品未妥当放置。如化学药品,废弃物没有按规定分类存放,随意乱倒有毒废液,乱扔废物等。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疏忽。在所有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实验室对于安全管理的疏忽,思想上的忽视和麻痹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举例如下: 1、实验室设备设施老化或缺失,如通风设施不能将有毒的气体收集、排放,无废弃化学物收集器等。 2、在实验室进食、饮水,误食被污染的食物。 3、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等。 在血的教训面前,许多实验室都已经建立起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比如实施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制度、对学生进行定期安全培训、常态化排查和抽查安全设施等等。 事实上,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对于实验室安全,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自身做起,坚守实验规范。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操作不慎、粗心大意、设施老化、缺少防护设施等。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4、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高校要对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开展责任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