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编程 > 正文
白云石 Dolomite
白云石 Dolomite
提示:

白云石 Dolomite

CaMg[CO3]2 三方晶系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 图3-22 白云石光性方位 化学组成 成分中常有Fe2+代替部分Mg,当 Fe2+代替 Mg 达 1:1 时,称铁白云石(Ankerite);成分中的Mn2+也可连续代替Mg,一般白云石中含MnO 3%~4%,当Mn2+大量代替Mg时,可过渡为锰白云石(Kutnahorite)。因此广义的白云石成分可写成Ca(Mg、Fe、Mn)[CO3]2。白云石可含有少量Co和Zn。 结晶特点 晶体呈菱面体状,菱形晶面常弯曲呈马鞍形,但自形程度往往比方解石好,故其晶体常较自形。集合体为粒状、肾状。{ }解理完全,薄片中常见两组斜交的菱形解理,解理面常弯曲。此外,还见{ }裂理。 光性特征 无色,或白色,含铁则成黄褐色,薄片中无色,有时呈混浊灰色,含铁时呈黄褐或褐色。常具自形的菱形切面(照片106),在沉积岩中可见环带构造,或“雾心亮边”,中心混浊,而边部干净、明亮(这可能与方解石的白云石化有关,照片107)。白云石具明显的闪突起,No方向为正高突起,而Ne方向则为负低突起。随含铁量的增加,折射率和双折射率增高,如表3-8所示。高级白干涉色(照片108)。一轴晶负光性。因应力作用,有时出现小的光轴角。白云石沿( )可见聚片双晶,且双晶纹平行于菱形解理的短对角线(照片108)。双晶不如方解石常见。多在变质岩或经变质的白云质岩石中见到白云石的双晶。富铁白云石常氧化为暗褐色,具环带状构造(照片109)。 表3-8 白云石变种的主要光学数据 鉴别特征 白云石以其高级白干涉色和菱形解理,区别于其他矿物。白云石的菱形解理面常弯曲是其特征。白云石与方解石的区别是:若二者同在一薄片中,白云石常呈自形晶、其折射率较大、双晶纹常平行菱形解理的短对角线(照片108),而方解石的双晶纹平行菱形解理的长对角线;当晶体为粒状并具有两组双晶纹时,白云石的Ne′(其方位的确定见方解石一节)在锐角内,而方解石在钝角内;在变形岩石中,白云石的C轴近于平行应力方向,而方解石则垂直于应力方向;白云石具有“雾心亮边”的环带构造也是特点之一。白云石与方解石的鉴别还可用染色法,以及X光分析等,油浸法测Ne′也是鉴别方法之一(见表3-7和3-8)。 产状及其他 白云石分布较广,是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白云质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时也组成生物的骨骼。在变质作用的较高阶段,白云石可分解形成方镁石。热液脉中,白云石常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共生,或与萤石、重晶石、菱铁矿、石英共生。在一些蛇纹岩或含滑石的岩石中白云石与菱镁矿共生。碱性侵入岩石中也有次生矿物白云石。白云石主要用于建筑、化工、玻璃、冶金等工业的耐火材料和熔剂。有的白云石可作为提取镁的原料。

白云石 Dolomite
提示:

白云石 Dolomite

CaMg[CO3]2 三方晶系 Mg    (Fe)(Mn) No=1.679  1.7651.743 Ne=1.502  1.5551.546 (-)No-Ne=0.1770.2100.197 图3-22 白云石光性方位和双晶纹方向 化学组成 成分中常有Fe2+代替部分Mg,当Fe2+代替Mg达1:1时,称铁白云石(Ankerite);成分中的Mn2+也可连续代替Mg,一般白云石中含Mn O3%~4%,当Mn2+大量代替Mg时,可过渡为锰白云石(Kutnahorite)。因此广义的白云石成分可写成Ca (Mg,Fe,Mn)[CO3]2。白云石可含有少量Co和Zn。 结晶特点 晶体呈菱面体状,菱形晶面常弯曲呈马鞍形,但自形程度往往比方解石好,故其晶体常较自形。集合体为粒状、肾状。{1010}解理完全,薄片中常见两组斜交的菱形解理,解理面常弯曲。此外,还见{0221}裂理。 光性特征 无色,或白色,含铁则成黄褐色,薄片中无色,有时呈混浊灰色,含铁时呈黄褐或褐色。常具自形的菱形切面(照片106),在沉积岩中可见环带构造,或“雾心亮边”,中心混浊,而边部干净、明亮(这可能与方解石的白云石化有关,照片107)。白云石具明显的闪突起,No方向为正高突起,而Ne方向则为负低突起。随含铁量的增加,折射率和双折射率增大,如表3-8所示。高级白干涉色(照片108)。一轴晶负光性。因应力作用,有时出现小的光轴角。白云石沿 可见聚片双晶,且双晶纹平行于菱形解理的短对角线(照片108)。双晶不如方解石常见,但多在变质岩或经变质的白云质岩石中见到白云石的双晶。富铁白云石常氧化为暗褐色,具环带状构造(照片109)。 表3-8 白云石变种的主要光学数据 鉴别特征 白云石以其高级白干涉色和菱形解理,区别于其他矿物。白云石的菱形解理面常弯曲是其特征。白云石与方解石的区别是:若二者同在一薄片中,白云石常呈自形晶、其折射率较大、双晶纹常平行菱形解理的短对角线(照片108),而方解石的双晶纹平行菱形解理的长对角线;当晶体为粒状并具有两组双晶纹时,白云石的Ne'(其方位的确定见方解石一节)在锐角内,而方解石在钝角内;在变形岩石中,白云石的光轴(C)近于平行应力之一;白云石与方解石的鉴别还可用染色法,以及X光分析等,油浸法测Ne'也是鉴别方法之一(见表3-7和3-8)。 产状及其他 白云石分布较广,是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白云石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时也组成生物的骨骼。在变质作用的较高阶段,白云石可分解形成方镁石。热液脉中的白云石常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共生,或与萤石、重晶石、菱铁矿、石英共生。在一些蛇纹岩或含滑石的岩石中白云石与菱镁矿共生。碱性侵入岩石中也有次生矿物白云石。白云石主要用于建筑、化工、玻璃、冶金等工业的耐火材料和熔剂。有的白云石可作为提取镁的原料。

白云石的用途是什么?
提示:

白云石的用途是什么?

白云石可以作为炼钢时用的转化炉的耐火内层、造渣剂、水泥原料、玻璃熔剂、窑业、肥料、建筑与装饰用石材、油漆、杀虫剂与医药等各种用途。可用于建材、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化工以及农业、环保、节能等领域。 中国转炉炉衬主要使用焦油结合的白云石砖和焦油结合的镁质白云石砖,有些工厂在易损部位使用轻烧油浸和烧成油浸镁质白云石砖。西欧和日本等国转炉主要使用焦油结合热处理的和烧成油浸的白云石砖和镁质白云石砖。此外,烧成油浸镁质白云石砖还用作某些炉外精炼炉的内衬。 扩展资料: 白云岩石不仅常与油气藏共生,更与膏盐或金属矿床关系十分密切,而白云岩的形成仍具争议,焦点为白云石化作用过程中Mg2+的来源问题。 白云石化作用常与盆地的深部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受深部热液活动控制;在白云石化作用较发育的盆地,其深部普遍存在一个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发现白云岩形成的环境温度高于方解石,且通常远高于正常的地层温度。综合研究认为,盆地深部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是蛇纹石化橄榄岩,在蛇纹石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Mg2+,含Mg2+热液上升到盆地碳酸盐岩中与CaCO3发生强烈的镁交代,形成白云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云石

白云石成分
提示:

白云石成分

白云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1。化学成分为CaMg(CO3)2。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集合体通常呈粒状。[1]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玻璃光泽。遇冷稀盐酸时缓慢起泡。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钾石盐等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