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编程 > 正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提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导读】 辛弃疾这首词写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他任江西提点刑狱,在造口作此词。词从怀古开端,用比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渴望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以及其羁留后方、不能一展抱负的苦闷。 “菩萨”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②,中间多少行人泪③。西北望长安④,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⑤。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⑥。 【注释】 ①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也称皂口。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一名望阙,唐宋时为险要之地。赣江经此向北流去。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一名清江,此指赣江。③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民。这句是追述当年金兵侵扰赣西地区人民受害的惨状。④长安:汉、唐数朝的京城,借指汴京。⑤东流:向东流。作者非常希望到前方抗敌,故对“东流”产生向往之情。⑥鹧鸪:鹧鸪鸟鸣声凄切,古人认为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译诗】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泛着波浪, 中间溶进了多少行人的泪行。 向西北眺望遥远的京城长安, 可惜的是隔着一重一重青山。 青山毕竟不能把清江水遮断, 看它仍浩浩荡荡地奔向海洋。 江边的夜色正引起我的忧愁, 耳旁又传来鹧鸪凄切的鸣唱。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强烈忧国情怀的词作。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表现对金兵的痛恨及故园难觅的悲愤。开篇两句起笔横绝,将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比做行人的眼泪,将满腔的悲愤化做悲凉的诗句,既写了“实”,又写了“虚”。“实”指人民当年饱受的战乱之祸,“虚”指以无尽江水喻人民所受苦难的深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虚”以“望长安”喻自己渴望收复失地、驱逐敌人之志;“实”以“无数山”喻无数屑小的民族败类。下片在豪壮中显沉郁,抒发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仍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作者的信念:人民的抗敌意志毕竟是不可阻挡的,字里行间充满豪迈乐观的精神。结句突然一转,用深山里的鹧鸪声曲折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深切悲痛。全词融情入景,以比兴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抒 *** 怀,给人一种悲壮苍凉、沉郁顿挫的美感。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
提示: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为“毕竟东流去”,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本文中我整理了相关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创作背景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
提示: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毕竟东流去”。诗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诗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鹧鸪的鸣叫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简介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_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