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编程 > 正文
关于杜鹃鸟残忍的故事
关于杜鹃鸟残忍的故事
提示:

关于杜鹃鸟残忍的故事

残忍的故事就是杜鹃啼血。 传说古代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他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它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给它起名叫杜鹃花。 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 扩展资料:关于杜鹃的传说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因为细加端详,杜鹃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 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诗》 卷759成彦雄《杜鹃花》句)“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参考资料来源:杜鹃啼血-百度百科 杜鹃鸟-百度百科

蜀帝杜宇有什么样的传说啊?
提示:

蜀帝杜宇有什么样的传说啊?

传说,当时的四川,在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过来的大水无处排泄,于是盆地内经常洪水横流,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杜宇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又带领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标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灾难,杜宇因此忧心忡忡。后来,从下游的湖北地区,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望帝杜宇见了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蜀相之后,主持政务,兴利除弊,将蜀地治理得更好。此时常年的洪水依然是川内的主要灾难。鳖灵经过观察,决定把巫山的峡道开凿清理,让川内的河流得以顺峡谷而出,不再四处泛滥。于是他率领川中健儿,在巫山一带开凿石壁。经过数年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将今天的巫峡开凿畅通,使得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从巫峡顺势而出,一泻万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鳖灵为了治水,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甚至数年之间不曾回家探望。通过治理水患,他在民众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见状,便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动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望帝杜宇禅位之后,退居西山。昔日统治全蜀的君主,如今成为闲居的老人,自然难免一点点惆怅。谁知道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四乡竟然传来了流言,说杜宇把君主之位禅让给开明,是因为在开明率众治水期间,杜宇同开明的妻子发生了私通,所以才羞惭让位的。这似乎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含的八卦精神?传播的人或许处于猥琐的心态,也可能仅仅是无事生非的好奇。但对于当事人,恐怕就没那么轻快了。流言传来,望帝杜宇是又气又急。想不到一番好意竟然落得这样的诬蔑。那会儿虽然没啥“封建伦理束缚”,但道德指责的帽子还是很重的。杜宇原本就上了年纪,又在长期的为政中殚精竭虑,损害了健康,受此打击,很快一病不起,含恨逝去。他的魂魄不忍离开蜀地人民,于是化身为鸟,昼夜鸣叫,声音凄切。而川中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的君主,把这种鸟叫做“杜鹃”,以表达对望帝杜宇的怀念。杜鹃鸟的别称很多,如“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鸟、蜀魄、蜀魂、蜀鹃”等,都是源自这个故事。而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也由此而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杜宇化鸟固然不可信,开明凿通巫峡也大大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只是民间传说。但蜀地的人民,却是实实在在的怀念着这两位给川中人民带来幸福的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