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编程猫 > 编程 > 正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提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您好,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专科学校里还算不错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C档)、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 设10个院和3个部,开设48个高职专业;学校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精品教材2部;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专业特色国家级重点专业: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辐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软件技术 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江苏省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 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省级“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实训基地: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工业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模具技术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提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挺不错的,在当地挺有名气的,就业率也还不错。 一、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占地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具有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宜学宜教之地。 二、师资力量 任教师总数达到511人,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76.13%,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2.07%,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0.18%,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90.8%。师资力量雄厚。 三、学生成绩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学生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获“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总体上各方面都挺不错的。 特色专业: 国家级重点专业: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辐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软件技术。 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以上内容参考: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提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6号。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学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2002年6月独立升格,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 学校始终秉持“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办学理念,根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2010年获批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8年获批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提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江苏省常州武进区鸣新东路6号,该校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02年,学校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隶属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规模12000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校秉承“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就业导向,使每个学生成才;持续改进,让一切客户满意”的办学质量方针,大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创新“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员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跨界互动、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2014年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培养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等全国性职教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办学吸引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校根植产业,服务地方,形成“以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核心、制造业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开设专业45个。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模具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3个部(文化基础部、专业基础部、体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有工业设计、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链服务等六大特色专业群。学校深化“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双线并进、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目前,学校有33个专业信息资源库和59门课程教学子资源库,其中“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已通过验收,另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子项目5个。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并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01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7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41人,占专任教师的88.38%。教师中,有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 学校以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己任,自2005年起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工作。作为常州及江苏省智能装备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为区域输送近4000名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6%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6项,涌现了“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徐辉、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冠军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学生。 学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平台20个,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年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获“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学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字化经编装备及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